近年来,白河县为储备培育一批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村干部队伍,以“四个精准”为抓手,有效破解村干部“选不优、不愿干、干不好、留不住”等难题,为全面稳妥有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精准选配,破解村干部“选不优”难题。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作为选拔村干部的必备条件,严格落实村干部联审制度,坚决杜绝“问题人员”进入村干部队伍。深入推进村干部专业化建设,围绕村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持续扩大选人视野,通过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中“选”“请”“挑”“推”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村干部队伍整体结构,目前已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74名。
精准管理,破解村干部“不愿干”难题。围绕村干部政治素质、工作实绩、作风品行等方面,科学开展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年度考核,对成效明显、态度端正的村干部,在评先评优和组织任用方面优先考虑;对工作懈怠、作风漂浮的村干部,及时进行提醒约谈、限时整改。建立完善村干部个人档案,定期审核、动态更新村干部职务变动、考核奖惩等内容。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切口,持续加大村级工作监管力度,对122个村(社区)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个性问题列出清单、限期整改,共性问题抓好业务培训、制度规范,让“小微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
精准培养,破解村干部“干不好”难题。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村干部培训的主题主线,围绕基层治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内容,邀请党校专家、业务骨干通过理论宣讲、案例解说、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村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建立“五定机制”精准培育帮带,用好“擂台比武”、座谈交流等形式,组织村干部共同探讨基层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在比学赶超中练就真本领,截至目前,已举办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后备力量专题培训班2期,培训260人。
精准关怀,破解村干部“留不住”难题。落实好村干部养老保险、人身意外险、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等制度,每年组织村干部体检,让村干部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关怀、爱护。深入推进村干部学历提升,引导有提升意愿的村干部和后备力量自愿报名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提升,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推荐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优秀村干部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进一步畅通村干部上升渠道,近年来,从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6名。
供稿:白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