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淳化县始终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县域发展的“引擎”,围绕“选准人、用对人、管好人”,在日常研判、过程监督、责任倒查上出实招、求实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突出日常研判,考准考实干部“真面目”。坚持把干部考核的“探头”架在日常,建立常态化研判工作机制,让“功夫下在平时、监督严在经常”成为干部管理的鲜明导向。每年对各单位领导班子进行综合研判,详细掌握了领导班子运行情况、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将研判结果及时上报县委,不仅成为县委掌握干部“活情况”的“晴雨表”,更作为干部调整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的导向愈发鲜明。
突出严把关口,严格过程监督“全链条”。一是严把人选提名关。在推荐考察前,通过组织推荐、领导干部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确定初步提名人选,征求各个层面意见,并将意见与研判结果相互印证、综合分析,精准确定提名人选。二是严把资格审核关。认真审核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对干部档案存疑的,在未查清之前,停止相关程序。同时征求纪检监察、公安、信访等部门意见,对干部进行“政治体检”。对照编制台账,严把领导职数关,确保不出现超职数配置。三是严把信访关。严格落实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制度,完善来电、来信、来访、短信、网络“五位一体”监督举报体系,发挥“12380”举报平台作用,多渠道受理涉组涉干方面的问题反映,及时调查核实处理,切实杜绝“带病提拔”。
突出倒查机制,强化责任追究“硬约束”。建立健全干部选用责任倒查机制,坚持“谁参与、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关键纪实材料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署名制度,每次干部调整任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动议酝酿、民主推荐、考察考核、讨论决定、任职公示等各个环节资料,实行“一批一档”,全程纪实,若后续发现“带病提拔”,倒查各环节是否存在失职行为。对在选拔过程中隐瞒事实、弄虚作假,导致干部带病提拔的,一经查实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力。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