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陈仓区认真贯彻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开局“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实施“增薪助力”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大幅度提高村干部补贴,激发村干部内生动力,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着眼新使命,及时出台补贴增长新政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也是省市县乡村集中换届之年,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任期五年,肩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历史重任。陈仓区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村干部工作任务繁重、补贴待遇偏低的主要问题,通过充分调研,广泛听取镇街和村组干部的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结合陈仓工作实际,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村干部补贴的实施意见》,大幅提高村干部补贴,激励广大村干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制定新标准,大幅提升补贴待遇新水平。从今年6月起,陈仓区新增财政资金1400多万元,全部用于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补贴从每月2600元提高到3600元,非“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补贴从每月2100元提高到3200元,其他副职村干部补贴标准从每月1260元提高到2520元,村妇联主席、团支部书记报酬待遇提高到每年4800元,村民小组长和离任村干部补贴在原来基础上再翻一番。调整后,村干部补贴最低增幅38.5%,最高增幅达到100%,“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年收入不低于4.3万元,其他副职村干部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全区村干部补贴标准全市领先。
建立新机制,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在增加补贴标准的基础上,陈仓区把村干部基本补贴和绩效补贴比例由原来的6:4调整到7:3,即村干部补贴额的70%用于解决村干部的基本生活保障每月按时发放,30%用于绩效考核年终一次性发放。绩效工资按照年终考核等次实行浮动,以称职等次为基准,优秀等次上浮20%,基本称职下浮20%,不称职等次不予发放绩效补贴。同时,设立村干部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常设村干部每干满一届月补贴标准增加200元。着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建立村干部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相联结机制,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创办、领办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坚持每年把一定比例的村级集体经济新增收益用于奖励有贡献的村干部。
提振新精神,聚力绘制乡村振兴新蓝图。一石激起千层浪,陈仓区通过“增薪助力”工程,全面激活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池春水。补贴标准提高后,村干部成为有相对固定工作、收入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持续增强,吸引一大批有志、有才之士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换届后,全区157个村763名党组织委员中“四类人员”占比高达96.8%,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广大村干部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在疫情防控、创文复审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中冲锋在前,共成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260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10余场次,领办、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320个,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