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深切感受扶贫干部的“拳拳之心”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18 11:19 作者:◎龙敏飞

“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 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家中翘着脚 等来的。你看看那些开车、住洋 房的人家,哪个是靠低保富起来 的,不都靠自己双手?!”近日,一 段云南扶贫工作者的话在朋友圈 和自媒体刷屏。从这名扶贫工作 者所说的内容来看,其实是在激 励这些贫困户,希望他们自力更 生,在政府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 双手勤劳致富。

“ 扶 贫 ,就 是 贫 困 了 帮 一 把 , 牵 着 你 走 一 步 ”“ 幸 福 不 能 等 靠 要,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 权利,但过上“美好的生活”不能“等靠要”,而必须用自己的双手 去开创,用自己的劳动去致富。

记者曾深入湖北、贵州 、吉林、山西等地走访,结果发现,部 分 地 区 贫 困 户 中 存 在 较 为 突 出 的“等靠要”思想:坐等扶贫工作 者 主 动 上 门 ;靠 着 底 线 政 策 苦 挨 ;别 人 有 的 待 遇 一 样 不 能 少 ;评上贫困有本事,一让脱贫就不 干 ……“ 精 神 贫 困 ”已 经 成 为 脱 贫攻坚路上最难过的坎、最难爬 的坡。

如此现实 ,对扶贫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因为,扶贫工作说 到底还是需要“内力”与“外力”一 起推动。目前,“外力”的作用下,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如火如荼地 进行;“内生动力”也在很多贫困 户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很多贫困 户脱困的法宝。但也不可否认,极少数贫困户依然存在内生动力 不足的问题。

缘 于 此 ,扶 贫 工 作 者 十 分 着 急。对扶贫工作者来说,他们一头 扎进扶 贫 事 业 ,最 大 的 心 愿 就 是 希望贫困户能尽早脱贫,与全国 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为了这 样的目标,无数的扶贫工作者坚 守一线、奋战一线为贫困户想办 法、出主意、引路子,也涌现了许 多先进典型。比如放弃大城市的 工 作 机 会 ,毅 然 回 到 家 乡 ,在 脱 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 我的黄文秀;比如多次徒步深入 农户家中,却意外在驻村扶贫途 中 发 生 交 通 事 故 因 公 殉 职 的 王 秋婷。

但 无 论 何 种 形 式 的 扶 贫 努 力,都离不开贫困户自身的努力 与 配 合 。 授 人 以 鱼 不 如 授 人 以 渔,扶贫工作更是这样,最终还是 需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才会 给 脱 贫 注 入 源 源 不 断 的 动 能。扶贫工作者在视频中的“教 育”,或许有些忠言逆耳,却是对 贫 困 户 负 责 任 的 表 现 。 如 果 扶 贫 工 作 者 对 贫 困 户 的 问 题 不 指 出、不提醒,任由其发展,那只会 助长不正之风,延误精准扶贫的 整体进度。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 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攻坚期。要完成这样的艰巨任 务,的确需要扶贫与扶志、扶智一 起抓。

简 而 言 之 ,对 每 一 名 贫 困 户 乃至是每一个人来说,都请读懂 扶 贫 工 作 者 对 贫 困 户 的 拳 拳 之 心,读懂他们的较劲与认真。“扶 贫不养懒汉”,对“懒汉”们来说,是觉醒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