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安徽淮北市烈山区
校企合作引育人才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19 12:25 作者:通讯员 黄厚礼 尚婷婷

走进安徽省淮北市烈山经济开发区和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SMT生产车间,一字排开的高度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运转。“和晶用三年时间实现了从投产到年产值超5亿元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皖北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公司人资部经理侯瑞芳介绍,通过政府牵线,公司与安徽理工学院、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建立校企合作,设立“冠名班”和联合实训基地,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

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通过与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联动属地高校,整合域外智力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业共兴。

链接高端智力资源。围绕绿色建材产业集群、高端制造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数字经济产业链“一群三链”产业布局需求,与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建立灵活引才机制,指导辖区龙头企业与高校合作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淮北市率先探索“人才飞地”模式,全区累计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协议12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43项,形成“一个项目一支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发展态势。2024年科宝生物入选安徽省江淮英才团队项目,中煤远大入选市级“555”产业创新团队。

深化驻地高校协作,构筑人才培育基地。烈山区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中心,联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学校等属地院校,聚焦乡村振兴农技人才缺失问题,共建“科技小院”人才平台,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相继建立艾草、黑花生等研究基地4处,形成土壤改良、人才培养、技术培育等5大服务体系,吸引8名博士常驻,培养农技人才1600余名,引导艾草种植面积扩大到11000多亩。持续推进“技能烈山”建设,构建“区域联动、高校联培、企业联育”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组织企业与高校合作开设“和晶班”“国晟班”等冠名定向培训班16期,推动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