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四川乐山靶向发力培育村级后备力量

细化标准选 实战提能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18 11:02 作者:通讯员 夏维 黄露

今年以来,四川省乐山市积极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从回引、选拔、培养、管理4个维度靶向发力,分类施策培育储备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打破“就村抓村”思维定式,想方设法让优秀人员“回得来”。针对有项目、有资金的企业家群体打好项目牌,坚持“项目跟着人才走、人才带着项目来”,发布民宿开发、农产品加工等乡村振兴项目,县委书记带头开展“三顾茅庐”行动,成功请回企业家参与村级工作、本地投资兴业。针对优秀大学毕业生、新生代职业农民等群体打好政策牌,设立返乡创业扶持基金,建立创业导师库,提供创业阵地和经营场所,开发村务管理、农村电商等专项岗位,吸引新农人返乡创业。针对重乡情、有威望的本土乡贤打好感情牌,建立县乡村干部联络服务机制,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活动,共谋发展。

坚持“双好双强”标准,确保后备力量选得准。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标准,设置正负两张清单,建立“乡镇推荐考察+县级联审联查+县委审议确定”机制,组织、纪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3轮过筛子,将“带病”人选挡在门外。紧扣带头致富、带领共富能力细化“能人”标准,在外务工人才重点看经营管理经验,现任村“两委”成员重点看实体产业,返乡创业能人重点看发展潜力。将乡土情怀和奉献精神作为重要维度,建立“民情走访—承诺亮诺—办事践诺—考核评价”筛选机制,引导后备力量主动领办民生项目。

突出人岗相适,逐人过筛子、逐一建台账,推动后备力量干得好。开办乡村振兴育苗班,依托乡村振兴实训基地,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案例研讨”模式,帮助后备力量增强履职能力。增强懂经营、会管理的能力,依托强村公司等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选派有潜力的管理型人才担任强村公司职业经理人,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抓党建、善治理本领,实行强村带弱村模式,组织后进村后备力量到示范村挂职3个月,建立“村级事务岗+重点项目岗”双锻炼机制,选派971名后备力量担任书记助理,在学先进、学经验中加速成长。

聚焦把带头人选好配强,既下决心“调得下”,又确保“接得住”。聚焦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重点村,由县委书记带头开展调研摸排,建立“村情台账+问题清单+调整预案”,及时调整抓发展能力不行、担负不起推进乡村振兴责任的党组织书记。深入调研分析研判“空心村”换届无人可用困境,采取跨村统筹选派一批、强村书记兼职一批等方式,为“空心村”定向储备人选。针对村情和群众不够熟悉的实际,从乡镇选派得力干部任第一书记帮带过渡,确保工作不断档、发展不停步。针对选情复杂、矛盾突出的问题村,积极搭建离职干部发挥余热的平台,选拔懂经营的离任书记担任强村公司职业经理人,实现“退得安心、退而有为”。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