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深圳市宝安区扎实推进街道公务员队伍建设

多渠道引 全流程育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17 10:33 作者:通讯员 邱志辉 姚志凯

核心提要

●实施“聚才工程”,招录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士兵、优秀村干部共538人

●开展新录用公务员“入职第一课”培训,递进式举办初任、转正、进阶培训营,强化关键节点的组织赋能

●实施“百名年轻干部破百题”行动,集结60名处科级领导干部、119名年轻公务员揭榜133项难题,攻坚市区重点任务

如何锻造一支讲政治懂经济善治理的基层公务员队伍,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街道公务员队伍为目标,通过多渠道充实力量、全流程锤炼实战能力、全方位激励干事热情,扎实推动街道公务员队伍建设。

将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精准招录紧缺专业公务员、试点动态轮岗机制……宝安区坚持多渠道充实街道公务员队伍力量。在街道体制改革中新增置换街道公务员编制近40%,使公务员力量配置适应发展需要;实施“聚才工程”,招录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士兵、优秀村干部共538人,占全区公务员招录总数的70%。聚焦街道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基层治理等街道主责主业,针对性招录现代管理、规划建设、法律、经济金融等紧缺专业公务员,招录占比近40%。在新录用公务员入职满一年后,依据现实表现与个人特点调配岗位。实施年轻科级干部选配计划,累计为街道专项选配30岁左右正科级领导9名、28岁左右副科级领导42名,街道中层干部平均年龄降低1.99岁,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生力量。

宝安区贯通理论学习五学联动机制,依托68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单位统学+组长领学+成员自学+跨组联学+专题考学”,各街道累计开展青年理论学习1200余场。搭建“学习荟”“思享会”“微讲堂”等12个业务交流平台,举办“年轻干部上讲台”等交流研讨活动110余场。同时,对新录用公务员构建梯次能力培训体系。开展新录用公务员“入职第一课”培训,递进式举办初任、转正、进阶培训营,强化关键节点的组织赋能。为新录用公务员选优配强“政治+业务”双辅导员,制定思想引导、业务指导、作风传导等“七导”职责清单,以老带新开展“传帮带”。

坚持实战提能,定期组织基层新录用公务员到市内外重点平台、企业,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现场教学点开展实训研学,制度性安排转正公务员到辖区社区、派出所、信访大厅、建设工地等体验实践。实施“百名年轻干部破百题”行动,集结60名处科级领导干部、119名年轻公务员揭榜133项难题,攻坚市区重点任务,涵盖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23个重点改革领域。

“去年以来,我们采用‘大专班制’模式,选派专业型干部到项目一线去啃硬骨头,专攻固投这块工作。不光干部得到了锻炼,也推动了街道固投工作。”新安街道党工委委员、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主任莫庸在分享工作经验时说。

此外,宝安区实施“琢玉计划”,分批选派87名年轻干部挂任社区第一书记或副书记,推动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动态建立先进典型干部库,安排专业能力突出的处级干部担任“攻坚辅导员”,带领年轻公务员到急难险重一线攻坚,到公务员实训基地开展专业训练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通过“知事识人、序事辨材”模式,将过硬干部识别出来。将干部表现与提拔使用、评优评先、及时奖励相挂钩,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在工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土地整备三个领域开展专项考核,对表现突出的43名街道公务员给予嘉奖奖励,充分发挥及时奖励作用。近五年来,各街道共提拔重用1075人次、职级晋升714人次,其中土地整备、综治维稳等急难险重岗位干部占比49.95%。“我们聚焦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干部,不断增强街道干部建设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逐步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宝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公务员局局长谢媛媛说。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