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山东济宁推进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

逐村“过筛子”细研判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17 10:29 作者:通讯员 济组轩

“还有没有更优人选?”“还有什么风险隐患?”“还得靠前做工作,吸引更多在外优秀人才带着产业项目回村发展。”近日,山东济宁市委组织部派出的调研组听取邹城市石墙镇党委逐村研判情况,并不时询问,提出指导建议。

今年以来,济宁市通过对村级班子运行、村情选情、村庄发展等基本情况逐村研判,为村“两委”换届工作做好准备。

市县乡三级联动,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县乡相关责任人明责谈话、村情选情分析研判、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恳谈回引、矛盾问题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推动县乡细化措施、责任到人。市委组织部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加强工作指导,市委组织部分管负责同志带队,到每个县(市、区)随机选择1—2个镇街听取逐村研判情况。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联镇街,县委组织部部长带队逐镇街逐村“过筛子”、反复研判。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镇街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等参加,同时发挥第一书记驻村熟悉情况优势,开展摸排分析,择优筛选人选。

指导县乡逐村对班子运行、村情民意、集体经济发展等进行分析,努力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从政治素质、履职能力、群众口碑等方面,对每名村干部综合“画像”,研提建议;对后备力量开展全面评估,明确哪些较成熟可使用、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掌握一批优秀后备人选。同时,全面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对存在突出问题的软弱涣散村,由县乡干部直接包保、攻坚整治;对农村集体“三资”体量大、集体收入骤增、村党组织书记任职时间长的村,重点关注、分类施策。

优选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高学历、经营管理经历、干事创业阅历的青年人才,纳入后备力量库。充分挖掘现有干部人才资源,从现任村“两委”成员中筛选一批,从返乡大学生、农业专技人员、退役军人中纳入一批,从乡村振兴本土人才中发掘一批。不断拓宽招引渠道,依托流动党员党组织、商会协会等,实施“归雁回引”工程,开展“优秀人才家乡行”活动,引导各方面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任职。对后备人选进行择优比选、资格联审,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达1.04万名、村均2—3名。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