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山东高密
小工坊铺就共富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16 10:19 作者:通讯员 王越 杜鹏程

近日,走进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毛李家庄村“同心共富工坊”,20多台缝纫机正欢快地运转着。今年,村里把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空间改造成布绒玩具加工车间,承接企业订单,村里30多个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

近些年来,高密市将“共富工坊”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在共建模式、链式发展、激励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覆盖面广、业态丰富、带动力强的工坊新矩阵,推动集体增富、群众增收、企业增效。截至目前,已在250个村(社区)建成各类工坊210个,村均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带动7200余人就业。

推行“帮包指导”,组建986个由1名县级干部、1个部门和多名干部组成的“1+1+N”联村工作组,下沉镇街和村把脉问诊,“一村一策”精准帮扶。整合组织、农业、国土等21个职能部门成立指导专班,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探索生产加工、劳务服务、品牌带动、产业赋能、飞地共建、物业服务、电商直播、乡村文旅8种类型工坊,协同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卡脖子”问题50余个。

创新“三级书记”共建模式,县级制定“共富工坊”三年行动计划、管理办法,明确重点任务,县委书记领衔推动;镇街书记扛牢主体责任,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一镇一特色”工坊集群;村社书记“点”上推动,建立闲置资产、特色产业、企业需求和劳动力状况四张清单,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

健全制度规范、考评激励等机制,完善工坊审核准入、联系服务、风险防控、收益分配等6大项24条制度,明确村集体、村民、企业等各方权利义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使工坊建设“有标可依”。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