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通过全流程管理、全体系监督、全方位协同等举措,促进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科学、规范、高效开展,不断提升劳动能力鉴定质量和公信力。
鉴定经办标准化。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细化统一鉴定申报材料清单,制作劳动能力鉴定明白卡,方便群众一次性了解所需材料、办理事项、办事流程和服务电话等信息。优选医疗卫生专家开展现场医学检查,指定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检查单位,统一检查标准和操作流程,实行检查结果“双审制”,由副主任以上医师和专家组双重核验。建立“小组合议+交叉评审”机制,确保鉴定结论客观公正。推出“不见面”申请、“提速办”、鉴定结论免费寄送等便民服务举措,实现鉴定对象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今年以来,已通过电话答疑、发送短信等方式服务群众1000余次,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500余人,免费邮寄送达鉴定结论1200余份。
鉴定业务规范化。建立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整合人社、医保、卫健等部门数据,实现工伤认定、医疗记录、社保缴费等信息跨部门共享,纸质材料减少30%。推行数字化建档,实现从受理、办理、送达、档案管理全流程电子化,确保劳动能力鉴定全程可追溯。2022年以来,已完成5000余份材料电子化存档。引入省级专家资源,组织鉴定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专家参加法律法规及实操培训。开展“阳光鉴定”系列宣传活动,定期进行案例解读和政策宣讲,增强群众对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理解与信任。今年以来,已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
鉴定结论精准化。建立劳动能力鉴定差错追溯制度,按季度随机抽取一定比例案例进行复核,对鉴定结论存疑案件立即启动初审人、专家组、委员会三级复核程序,实现鉴定全程溯源,对重大失误实行“一案双查”。设立投诉举报专线和监督邮箱,定期开展“邀您来监督”活动,邀请黔南人社特邀监督员全程旁观争议案件回溯核查。去年以来,全州共完成劳动能力鉴定37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