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江西金溪聚力网约家政行业党建工作

小家政守护大民生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02 11:15 作者:通讯员 赵颖

“干了十年网约家政,换了三四个平台,遇到了问题不知道找谁。”近日,江西省金溪县的家政阿姨王晓娟在社区“红色微家”感慨道,“现在不一样啦!在支部群里可以直接求助,一个星期就帮我解决了难题。”

近些年来,随着网约家政越来越火,各类棘手问题也随之而来。家政人员流动性大、归属感弱,管起来像大海捞针。为此,金溪县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建强组织体系、优化服务保障、重塑行业生态等举措,推动家政行业从散乱无序向规范有序转变,让党建引领成为网约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广泛摸排——

找到人建起“家”

如何让“隐形党员”找到家?广泛排摸是第一步。金溪县组织部门联合街道社区、行业协会和市场平台,主动下沉摸排,在网约家政行业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行动。拿着平台上注册的家政人员名单,逐一比对党员信息库;在社区网格员的帮助下,入户走访、电话联络;发动同行业党员寻找身边的党员同事。靠这种“笨功夫+巧心思”,不少原本“隐形”的党员家政员被找到了。

找到了人,就得建起“家”。依托县商务局成立网约家政行业综合党委,联合大型家政公司建立党支部,把工会、人社等部门单位党组织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为了让党建工作“不悬空”,县里选派党建指导员常驻企业,企业也让党员骨干反哺行业,把优秀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让党员练就过硬家政本领。大伙儿定期聚在“家政之家”开碰头会,商量行业难题、分享服务经验。从去年到现在,这样的交流会开了13场,600多人次参与,很多“单打独斗”的阿姨觉得,“组织起来就是有力量,腰杆都硬了。”

暖心关爱——

解忧提能两不误

建起组织只是第一步,给予组织关爱同等重要。金溪县把目光投向社区家门口,联合工会和社会力量,在14个人气旺的社区建立了“家政红色微家”。

可别小看这方寸之地,这里成了阿姨们工作间隙的避风港。中午能热热饭、歇歇脚;碰上用户纠纷、工钱扯皮,这里有专门的调解员帮大家评评理、想想招。去年一年,就化解了28起纠纷。更重要的是,金溪县建起“三必访四必谈”机制,家里有大病小灾必访、情绪低落起伏必访、遭遇特殊困难必访;工作遇到难题必谈、思想有疙瘩必谈、面临职业瓶颈必谈、表现突出或出现问题必谈,让从业人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老党员李静患了场病,“家政红色微家”不仅帮着申请了医疗救助,还协调社区为她孩子申请了助学金。“雪中送炭,暖到心坎里。”李静说。

面对县域老龄化加快、托育需求激增的现状,行业党委在县职业技校办起“赋能夜校”。请来医院的护士长、金牌月嫂、养老护理专家,晚上轮流授课。讲婴幼儿抚触、产后康复、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这些实用技术,理论听得懂、实操练得熟,有助教手把手教,考核合格还能拿证。5期培训班下来,100多名零基础的大姐、阿姨,成了抢手的专业人才,就业率超过90%,工资也涨了。“学会了真本事,用户抢着要订单,这腰包能不鼓吗?”学员张瑞喜滋滋地说,这种“家门口涨工资”的感觉,很实在。

统一标准——

“一站式”服务更贴心

面对家政服务企业良莠不齐、行业诚信体系尚不完善的现状,行业党委牵头,“华丽家政”“安心居”等几家家政公司抱团成立诚信家政联盟,制定《服务标准二十条》《诚信积分管理办法》,把服务好不好、用户评价怎么样兑换为“诚信积分”,打分高的有奖励,差的公示整改。劳动合同也大“变脸”,重点企业纳入统一监管,推动平台与家政人员签订规范合同。以前平台签的“霸王条款”少了,现在明确写清工伤怎么赔、服务范围标准、责任归属,让家政人员签得明明白白。行业差评率从22%降至5%,全县家政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同比增长50余人,订单复购率提升至78%。

金溪县打造“家政+社区”融合站点,构建“15分钟”服务圈,在社区嵌入托幼、配餐等“一站式”服务,行业党委联合社区党委组建巾帼家政服务队,两年多来,累计完成孤寡老人免费保洁、留守儿童看护等公益订单217单。党员带头推广标准劳动合同和“红绿牌”公示制度,重塑行业生态。这套“组合拳”打下来,金溪县网约家政的路子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