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挣钱不多,但工作时间自由,既能顾家还能增收,我挺满足的。”近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海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居民刘媛一边分装保鲜袋一边欣慰地说。
今年以来,福山区大力开展社区党组织领办“幸福工坊”,以社区为单位,利用公共服务用房、闲置场所等空间,鼓励社区能人、企业、商户等入驻,进行市场化运营,运营收入的10%—20%存入社区基金账户,专项用于小区公共设施设备维修、社区救困救助等,有效推动社区服务与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整合区妇联、区人社局等部门资源,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对接平台,将包装袋塑封、手工艺品编织等轻体力、低门槛岗位引入社区。社区党总支联合用工企业、专业培训机构,开设加工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居民加工技术。采用“弹性工时+按件计酬”模式,居民可自主选择工作时段,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
挖掘社区能人资源,鼓励在医疗救护、家电维修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社区能人和居民志愿者参与,为居民提供理发、推拿等便捷服务。打造公益教学平台,组织社区“手艺人”定期开展烙葫芦、花饽饽等公益教学,制作成品通过工坊展销,促进居民增收。建立惠民助农通道,组织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农产品代购服务。
将闲置用房进行改造,打造老年食堂,按照“社区主导+第三方运营”模式,推出惠民套餐。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组织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等提供送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