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船行万里党旗扬

浙江舟山“航行的支部”筑强耕海戍边战斗堡垒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8-28 12:37 作者:记者 郑杰洁 通讯员 刘璐菱

1756348176382021965.png

渔船陆续启航,奔赴东海渔场作业。

东海潮涌,渔火点点。远洋渔船上,船员们正通过卫星信号与岸上支部连线,开展一堂别样的“海上党课”;红蓝警灯刺破海雾,执法艇上的党员们准备新一轮夜巡;六横岛煤炭中转码头的夜班作业区,项目临时党小组现场办公的灯光与探照灯交相辉映……

上万艘船只,近十万船员,如何让党旗在碧海长空飘扬,让移动的队伍凝聚力更强?

被誉为“千岛之城”的浙江舟山市给出破题之法:自2023年起实施“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从抓海上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入手,深化跨领域、跨部门党建联建,构建全领域海上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在辽阔海疆泼墨壮美新画卷。

组织体系如何覆盖海域?

支部建船上,阵地建海上

“过去‘九龙治水’,如今‘一船通管’,服务效率提升很明显!”“浙岱渔03925”船长刘海祥感慨。去年一次巡航中,“红帆110”便民服务船仅用半小时就化解了3起渔船纠纷,渔民群众纷纷点赞。这艘由岱山县罗家岙派出所牵头的船只,集结海事、渔政、交通等部门10名党员组建了党支部,以党建联建为牵引推动多部门联合执法,提升海上治理效能。

作为全国首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舟山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各类船只11900余艘,涉海人员近10万人,海上基层党组织覆盖难、党员教育管理难、党员作用发挥难,急需架构起一个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海上组织体系。

舟山根据不同领域特点精准施策。在近海渔场,船只遵循“同编组航行不超2海里”原则抱团组建支部,实现就近联动;在远洋深海,“行业协会党组织——远洋企业党组织——船队编组党组织——‘航行的支部’”四级架构层层贯通,确保每个船队都有组织护航;在货运航线,支部因“链”制宜,与航线业务深度融合。

“我们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聚焦渔业生产、海上货运、交通客运、执法服务、施工作业五大领域,织密海陆网,将‘散落’在大海上的党员聚沙成塔。”舟山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灵活组建海上党组织133个,覆盖涉海党员5000余名,构建起主管部门、管理服务站、编组长、船长四级监管“海上网格”架构。同时,在货运码头、客运站、渔业码头等地打造32个“航行的支部”党建阵地,让远航的党员有了“精神家园”。

海上党员如何淬炼初心?

党课随身听,离岸不离学

“以前出海最怕错过党课,现在党课跟着渔船走,扫码就能学。”“90后”党员船员陈志强正在通过手机里的“红帆e课堂”了解最新党建资讯,“跑再远也有组织可依靠,心里觉得踏实。”

“陆上找不到党员”“海上找不到组织”等难题困扰着不少从事渔业生产的党员。如何将党的领导覆盖到每一艘渔船,将党的政策理论知识传递到每一名党员渔民?

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海陆双课堂”应运而生。在海上作业期间,依托180余个船上党建微阵地,开展“洋面上的组织生活”“甲板学习会”“船上视频课”等学习教育活动700余场,让党员离岸不离学;在渔民伏休期间,依托“航行的支部”党建阵地,组织党员渔民参加伏休课堂,学习党史党课、渔业政策、海上救援等课程,实现涉海党员教育线上线下全覆盖。

7月伏休期,在嵊泗县首个海上党群服务中心“海上心舟”船舱内,黄龙乡北岙村渔民船老大江平国紧握右拳,在党旗前郑重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舟山探索“把海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海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海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船长”培养工程,加大在青年渔民、船员中发展党员力度,去年发展海上党员50余名。

党员素质强不强,关键时刻是考量。“航行的支部”先锋船“浙岱渔11492”船长沈华忠两度割断价值数十万元的蟹笼救人,被授予浙江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我是党员,救人不需要犹豫!”朴实的宣言在海域回响。

海疆治理如何畅通有效?

小事不上岸,大事不出港

“你放心,只要有困难,都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们会尽力帮助解决。”接到“巨龙加雅28”船长张建存的求助电话,定海区远洋渔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张娜宽慰道。

张建存常年“漂”在海上,正为年迈生病的父母就医而发愁。在协会党支部联络下,村里立刻安排志愿者陪同其父母就医,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依托“航行的支部”,舟山市定海区聚焦“出海前、航行中、归港后”三阶段,用心办好船员船上事、家里事和心头事。

海上安则社会安。相较于陆地,海上矛盾纠纷动态管理难、发现处置难、源头预防难、调处化解难。

不久前,在茫茫的南太平洋上,一名远洋渔船船员作业时不慎受伤。“航行的支部”先锋船“浙普远98”得知情况后,通过“海上共享法庭”第一时间与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连线,为他提供了法律法规阐释、赔偿金额计算等方面的帮助,实现远洋渔船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

为了打通综合治理“最后一海里”,舟山健全海上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建“党员船长+党员船员+骨干渔民+东海渔嫂”海上治理先锋团队,划分静态网格和海上移动网格,构建政企渔全面参与的海上防控管理体系。目前,累计化解海上矛盾纠纷1000余起,纠纷调处率达98.8%,实现小事不上岸、化解在海上。

岱山县红帆驿站的“双岛爱心妈妈”关怀海岛留守儿童;为3万名海岛老人定期送医送药送服务;渔船结对帮扶提升40%运输收购、检验流通时效……一个个“航行的支部”故事,正如当地渔歌,唱出了党心民心紧紧相连:“出海你是帆,上岸你是缆,缆把民心牵,帆把海田艳……”

千岛之城如何走向共富?

党建聚合力,抱团谋发展

清晨时分,在六横中奥能源码头,30万吨级油轮“奥比西玛”轮缓缓靠泊,引航员胸前的党员徽章在朝阳下格外醒目。

巨轮顺利进港,源于舟山引航站党委与港口企业“航行的支部”的紧密协作——从潮汐测算到拖轮调度,党员技术骨干全程护航,让这个全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基地始终高效运转。

舟山是我国海洋经济占比最高的城市之一,既是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也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在经略海洋的国家战略“棋盘”上,舟山的红色引擎正全速运转。江海直达船队首次溯长江而上直抵重庆,物流成本每船减少约20万元,背后是产业链党建联建破解了“货源组织难”困局。“一条鱼”产业链以渔业为基础,从深海养殖延伸到直播带货,产值突破千亿元,党员带头攻关的冷链技术正是这一跨越的关键支点。

悬山大黄鱼、杜庄粉丝、五星土豆……在“双屿11”客运船的服务台上,当地土特产吸引了不少乘客驻足挑选。“靠普通快递运输周期长,有了共富微驿站,不仅降低运输成本,还打开了销路。”普陀区六横镇五星村农户董亚春喜笑颜开,“自从搭上了‘顺风船’,日子越过越甜。”

普陀区“航行的支部”岸船联动,开设船头共富微驿站、码头共富驿站,推动本地土特产入站上船销售。目前,共富微驿站已联结10个乡镇(街道)、51家共富工坊,带动年增收360万元。

以“航行的支部”为纽带,舟山集聚资源力量,激活海岛共富新场景。打造共富方舟、海上共富市集、海鲜共富工坊等特色载体,交通、港航、海事等“航行的支部”牵头部门,联动20余家单位及金融机构,对渔民转业项目出台租金减免、低息贷款等30余项优惠政策,带动渔民船员创业转业。

万顷碧波,千岛激荡。一个个“航行的支部”,犹如一座座移动的“海上堡垒”,链起漫天星斗,共同描绘善治共富好风景。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