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安徽持续做细做实流动党员管理

远飞不断线 有责更有为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8-28 12:19 作者:通讯员 皖组宣

“以前组织关系在外,觉得自己像断线的风筝,这次培训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组织在身边的温暖。”近日,参加安徽合肥市流动党员示范培训班的学员刘光洋感慨。

近年来,安徽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毗邻省市互融互通,党员流入流出数量不断增长。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安徽强化联动、压实责任,探索健全常态化摸排纳管、教育管理、作用发挥3项机制,持续加强流动党员队伍管理。

采取支部排查、部门协查、党委核查的方式,组织网格员、党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等定期进网入格、进企入户开展摸底排查,县乡每半年对流动党员名册进行更新,及时掌握党员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居住就业、履行义务等情况。紧抓职工入职、租房办理、网点登记等关键节点,通过发送流动党员“一封信”、提供线上“报到码”、设置报到服务站点等,方便流动党员找到组织、及时报到。在省内,建立省、市、县三级联络协调机制,每个市、县指定1名联络员,明确流入分派、提醒督促、沟通协调等职责,协调推动流动党员及时纳入党组织管理;对省外,与党员流向相对集中的省市签订协同联管协议,定期沟通解决流动党员纳管中的困难问题,推动流动党员互通互认。目前,全省流入沪苏浙的3.8万名党员中,已有3.6万名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

突出抓好流动党员教育培训,针对其流动性强的特点,线下抓住春节、国庆等返乡契机,为流动党员集中“充电补钙”,同时注重以“微课堂”“微宣讲”等形式将培训送到车间班组,以“少量多次”破解工学矛盾。线上依托“安徽先锋”矩阵平台常态化推送规定学习内容、线上培训课程,制作发布《流动党员“安家记”》等3期图解漫画,帮助流动党员掌握政策要求。基层党组织普遍安排党员干部、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对子,流出前做好行前教育,外出中定期了解日常表现、参与组织生活情况,及时掌握他们在外打工需求、留守亲属诉求,帮助解决就业就医、法律维权等“关键小事”。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等地实施“安家”行动,依托驻外机构、商会协会等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881个,管理流动党员1.5万多名,市、县组织部门列支专项经费支持党组织建设,确保流动党员不失教不失管。

围绕建设他乡、服务家乡,持续推动流动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认领民意收集、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服务岗位,领办群众“微心愿”项目。村(社区)党组织普遍采取归乡恳谈会、新春茶话会等形式,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流动党员联系身边外出务工群众,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劳资纠纷等问题。自身解决不了的意见诉求,由流出、流入地党组织协同解决。各地普遍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我为家乡增光彩”“我为家乡代言”等活动,去年以来宿州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2.1万余条,牵线搭桥招引各类发展项目54个;滁州聘任46名流动党员担任“招才引智大使”,引进各类人才200多人、推动落地产业项目23个,越来越多流动党员成为助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