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广西平南:人才向乡村产业一线集聚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8-27 10:18 作者:通讯员 郭金兰 蒋珍妮 黄永佳

“要合理配置大豆与玉米的行距和株距,才能实现作物协同共生,提高整体产量。”在广西平南县平田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廖柏奇正耐心指导农户开展玉米、大豆的种植。作为种粮能手,廖柏奇带头创立平南县三联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连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00多亩,建成广西首个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

近年来,广西平南县聚焦产才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乡土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机制,强化“人才+产业”链条效应,赋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薯产业是我们官成镇的特色产业,也是我回乡创业的第一选择。”广西谢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满清说,他曾在广东从事多年食品批发工作,回到家乡后创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公司,专注于红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及工厂化加工,如今公司年产值达2000万元,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

近年来,平南县深入实施“龚州英才计划”,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乡情牌”做文章,定期开展高校专项招聘、专家茶话会、平南学子家乡行等活动,回引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技术服务、农业机械等领域技能人才1000多名,有力推动人才向乡村集聚、为产业赋能、助农民增收。

“我们坚持以产聚才,深入推进‘双招双引’,依托签约落地肉牛、蛋鸡、鳗鱼养殖等50多个农业产业招商项目,引进农业技能人才500多名。”平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孔令杰介绍,该县通过服务外包、项目合作、“银龄返聘”等方式,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校专家学者、农业经理人等高精尖技能人才40多名,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按时按量施肥,及时疏花疏果,可以有效实现龙眼产量稳定、品质优良。”在安怀镇乡村人才技能培训班上,龙眼种植能手聂士杰热情分享龙眼管理技术。“安怀镇聚焦石硖龙眼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在培训基地开展培训班,精准培训300多人。”安怀镇党委组织委员潘绍亮表示,通过培育人才,带动全镇1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00多户龙眼种植户共同发展龙眼产业,不断打响“富硒石硖龙眼”特色品牌。

平南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盆景、陈皮柑、油茶、玉桂等特色产业,整合乡村党校、产业基地等阵地,打造覆盖全域的“15分钟技能培训圈”,邀请院校专家、科技特派员、工匠人才等200余人组建“技能讲师团”,开设“产业技能集训营”,进行农业机械、种植管护技术等精细化培训,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次。

育好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活水源头。平南县聚焦产教融合,深入实施“土专家”、农村能人、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以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等为培训主体,通过职校培训、以赛促训、田间课堂等多元化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能、经营管理、创业实践等常态化培训,推动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提升至2.78万人,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

“要做出根盘好看的盆景,不良的根应尽早切除矫正。”在大鹏镇高坪村盆景产业园,广西盆景艺术大师吴炳希为村民讲授盆景制作技艺。该县立足大鹏镇高坪村作为“广西盆景第一村”的优势,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组织80名盆景大师与500多户种植户开展“1+N”传帮带,推动建成盆景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盆景超5000万盆,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带动1200多人增收致富。

为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该县从工作室打造、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等方面对乡土人才予以重点支持,帮助乡土人才争取特色涉农贷款30多亿元,孵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露营基地等经营主体100多个,助力建成肉牛养殖、油茶、沃柑等特色产业基地148个,赋能平南石硖龙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红心”“仙珠”“培强三宝”等品牌入选广西农业品牌目录。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