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56所民办高校和所属396个二级院(系)实现校院(系)两级党组织全覆盖
向民办高校全覆盖选派党组织书记(督导专员),24所办学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民办高校配备专职副书记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今年“七一”前夕,成都文理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浸润式教育空间党员宣誓区,不时传出坚定的入党宣誓声。今年上半年,该学院新发展的127名新党员分批面向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四川现有高校141所,其中民办高校56所。近年来,四川着力从强化政治引领、完善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工作保障等方面入手,持续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促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突出把牢办学方向,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抓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执行,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健全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定期到民办高校讲党课制度,组建20个新时代新思想高校宣讲团,常态化进驻民办高校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每年召开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年初制发重点任务清单项目化推动,年底开展述职评议考核对账验收,推动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出资人的教育引导,省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与56名民办高校出资人全覆盖谈心谈话,制定民办高校领导班子选任政治审查备案制度,每年举办“四川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研讨班等系列活动,培训民办高校理(董)事长、校长和中层管理骨干200余人次,提高抓党建促发展能力。把习近平同志《论教育》融入课堂课本,健全落实省、市、校领导讲“思政第一课”机制,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完善治理体系,推进“党建入章”,统一制发民办高校章程范本指引,指导56所民办高校把党组织设置形式、地位作用、职责权限等工作要求写入学校章程。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普遍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学校理(董)事会,办学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6名专职副书记进入学校理(董)事会,其他党组织班子成员按照学校章程进入行政管理层;党员校长、副校长等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党内有关规定进入党组织班子。完善议事规则,明确学校党的建设等4个方面事项由党组织研究决定,学校发展规划等9个方面重要事项必须交党组织前置审议把关,健全党组织与学校理(董)事会、监事会日常沟通机制,明晰学校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决策程序、运行机制。
优化党组织隶属关系,推动18所民办本科高校、在校生规模超过1万人的45所民办专科高校,党组织关系调至省委教育工委直接管理,明确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由省委教育工委归口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加大院(系)党组织组建力度,每年9月集中开展一次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大排查大整顿,按照院(系)、年级、班级或学科专业全面规范设置党组织,对党员人数较少的,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派党员教师单独组建等形式建立党组织,推进党的工作在学生社区、学生社团、研究机构等全覆盖。目前,全省56所民办高校和所属396个二级院(系)实现校院(系)两级党组织全覆盖,共设立学生党支部526个、师生混编党支部188个、教工党支部580个。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制发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案、学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准,组织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结对共建,培育民办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
建强工作队伍,出台四川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选派管理办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向56所民办高校全覆盖选派党组织书记(督导专员),24所办学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民办高校配备专职副书记,全省民办高校配备校级党务工作机构专职人员793人。把党建工作纳入省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与民办高校年检年审、学校评价、督导评估等挂钩,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2023年以来,有5所党建工作长期弱化、办学出现问题的民办高校受到扣减招生计划等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