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抱团联片促振兴

——天津驻村第一书记的“穿针引线”之道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8-15 10:37 作者:通讯员 津组轩

“原来村产业基础差、集体经济底子薄,多亏了刘院长,带来了‘蛭富’的好项目,不仅村里收入大幅增长,老百姓也跟着一起赚了钱。”天津宝坻区朝霞街道刘庄村村民口中的刘院长,正是时任天津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发展学院副院长、驻村第一书记刘源。自2021年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刘源立足村情实际,累计协调资金80余万元,改造基础设施,盘活村庄闲置坑塘,开展中药材水蛭养殖,直接带动灵活用工200余人次,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干部在一线、单位当后盾。刘庄村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天津选优派强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面对常年收入薄弱、产业羸弱的“老大难”村,如何以帮扶破局?近年来,天津创新探索“组团帮片、联动建链、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模式,依托第一书记,统筹到村任职选调生、乡镇包村干部等力量,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78支,在“链接”镇村、机关单位、金融机构等资源的同时,通过龙头带动、毗邻协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链条延伸、组团发展。

“过去,北二堡村旅游业发展得不错,但是地方小,游客玩得不痛快,通过与中二堡村、南二堡村跨村联建,集中资金、整合资源,打造河景观光线路和口袋公园,打开了发展新局面。”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党支部书记刘金奎深有感触。在驻村工作队协调推动下,台头镇通过跨村联建,抱团做大文旅优势产业,游客同比增长30%,拉动消费750余万元。

为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单打独斗”转变为帮扶单位的整体行动,天津制定帮扶工作指引,明确选派单位强化跟踪管理、在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职责任务。将“选派单位与派驻村责任捆绑、发挥后盾作用有力有效”纳入市级部门绩效考核内容,推动派驻单位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力度,以干部驻村实现单位帮扶,“一针穿起千条线”,条块联动织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蓟州区西龙虎峪镇鲁家峪村出产的银白杏果皮如玉、甜沁心脾,但宣传推介的招法不多、力度不足。“守着金饭碗,咱得换个活法。”结对帮扶单位天津市水务局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开展穿村沟道综合治理,完善果园机井配套设施,会同村“两委”连续3年举办杏花节活动,打响“鲁家峪贡杏”品牌,在促进村民增收的同时,也推动鲁家峪村从无星村跃进为五星村。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