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社区服务和矛盾调解是基层善治的一堂必修课,这次社区党委班子后备力量强基班培训为我们充电续航,非常有意义。”近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王晓在培训现场分享心得体会,赢得了在场学员的阵阵掌声。
近些年来,龙华区聚焦超大城市高密度、高流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形态,探索“一线发掘、火线历练、航线校准”三线培养模式,着力建强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社区后备力量。
坚持一线发掘。建立社区党组织后备力量库,明晰入库门槛、选拔程序等标准流程,分类储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委员等后备力量。打破传统选人思路,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储备机制,从区直单位优选一批业务骨干、街道层面培养一批中坚力量、社区层面挖掘一批本土优秀人士;破解专业结构单一困境,注重吸纳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专业人员。
注重火线历练。注重理论提能、实践锻炼和现场考核相结合,探索“战训考一体化”后备力量培训培养方式。“平时”号召后备力量开展“社区丈量”行走,帮助解决群众诉求,“急时”将土地整备、问题楼盘整治等作为一线历练主战场,分批组织实地跟岗锻炼。在攻坚现场开展“知事识人、序事辨材”集中调研,一批后备力量在土地整备、问题楼盘处置等火线脱颖而出。常态化举办后备力量“雏鹰亮翅”大比武活动,加强矛盾调解、应急处突等多方面能力训练。
强化航线校准。树立能进能出、优进绌退的鲜明导向,构建科学规范、监管有力的社区干部管理体系。合理设置社区党组织人员配备标准;规范社区党委班子成员日常调整,明确任职资格条件、选拔任用流程,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档案的建档标准和管理要求,实行“一人一档”。健全常态化区级联审、年度考核、奖励惩戒等机制,强化联审、考核结果运用,将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