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研中发现,比亚迪常州分公司有在拆分地完成包装检验的需求,我们随即努力争取,通过上级海关跨关区协作、产地与拆分地海关联动监管,就地实施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少运输、堆存等成本支出超千万元。”近日,在江苏常州市开放“链”动能力提升班结业式上,来自常州海关的学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今年以来,常州市聚焦事业所需、干部所短、实战所缺,按照聚焦一件事、培训一批人、打通一条链的思路,坚持小切口选题、实战化教学、项目化攻坚,创新探索“问、学、研、用”链式研训新模式,通过链上问诊、链上学习、链上调研、链上转化,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精准赋能产业发展,有效锻强各级干部挑大梁的真才实学。
链上问诊 探索破题路径
为破解干部教育培训中选题不准、精度不够、融合不深等问题,常州市在链式研训中强化训前问诊,着力寻求破题路径。
今年4月7日开班的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四链融合”示范班,是链式研训的首个班次,着眼产业发展需求,贯通式调训“政产学研用”全流程各环节相关干部。“研训专门选取了常州最具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作为研究样本,一方面探究如何摆脱传统产业依赖、迅速实现‘换道超车’,另一方面探索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该如何继续领跑。”研学导师、市工信局副局长许程伟介绍。
训前问需,常州开展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和能力素质测评,一链一策制定研训方案;靶向定位,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市更新、对外贸易等重点工作开展立体式诊断,系统梳理政策支撑、机制创新、服务效能等方面短板难题,将问题清单作为核心任务贯穿研训始终;跨界协同,精准抽调工作链上不同层级、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阅历的干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多元视角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链上学习 锤炼能力本领
研训的目的是锻强干部履职能力,更加有效地赋能产业发展。因此,常州市在研训中把学员放在核心位置,精准聚焦学员需求,实现靶向赋能。
常州深化参训学员“点单”、组织部门“配餐”的办班模式,建立健全需求共商、课程共创、成效共评的参与式研训机制。学员参与决定研学课程、培训师资、调研点位和对标城市,并根据研训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实时更新学习内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赋能”。
配强师资,选派有实战经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构建“专业导师+理论导师+研学导师”三维师资体系。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的复合型课程设计,搭建前瞻式导学、精准式溯源、沉浸式悟道3大类学习场域,帮助学员寻症开方、拓展思路。
5月26日举办的开放“链”动能力提升班中,设立金融和法律保障、就业和风险应对、通关和物流便利、产业转型与市场开拓等4个组别,配备相应导师,并开放自主选课,鼓励学员主动找差距、补短板,在思维碰撞中增强各级干部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本领。
链上调研 破解发展瓶颈
走出课堂,“解剖麻雀”。常州探索将任务带到产业链上、将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组织学员摸实情、找症结、探路径,深入产业前沿、基层一线开展考察调研、下沉走访、座谈交流等,精准把脉发展堵点。
“我们在调研理想汽车时发现,该公司虽然制定了整车出口计划,但对通关业务细节并不熟悉,我们就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服务,定制通关方案、规范申报要素、指导原产地证申领。”常州市商务局学员介绍。回到课堂后,学员们又开展了“无人驾驶商品车进出综保区智能通关系统”项目前瞻性论证,将一个问题的解决延伸至一类难题的化解。
走出常州,对标“取经”。常州坚持向先进典型对标、向行业权威学习,聚焦不同研训主题开展市外调研,精心选取专业园区、头部企业、科研院所、智慧社区等典型实战场景,训战结合实现学以致用,每期安排调研点位多达20余个。
6月22日开设的“链聚城市更新”示范班,以上海市为研训场景,聚焦社区改造、工业改建、智慧城市打造等对标寻标,常州组织学员到上海城市展示客厅、数字转型体验馆、杨浦滨江段,学习先进背后的理念支撑。
链上转化 激活发展引擎
干部教育培训,出发点在学、落脚点在干。常州市着力将课堂与发展实践相链接,真正让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
建立“课题在相关系统分享、案例在党校教学呈现、成果在工作一线运用、学员在实战实训成长”的成果转化机制,让可借鉴的先进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链式研训打破职务层次、工作领域、阅历年龄等界限,多部门联动搭建各类学员同训、同学、同研的贯通式研训平台,推动实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一体研学、优势互补。研训结束后,学员群就地转化为工作群,搭建持续性学习场域,推动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加快集聚,更好助推事业发展、服务干部成长。
一批阶段性成果已落地产业链上。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四链融合”示范班结束后,学员研究提出的支持企业发挥引才用才主体作用10条举措,转化为全市的大力实施新能源产业人才集聚行动。“链聚城市更新”示范班学员总结提炼出的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加装电梯、动员居民参与监督、盘活闲置房屋资源3项经验做法,被迭代推广。开放“链”动能力提升班组织学员挂钩联系重点园区、头部企业,帮助解决难题、汇聚资源、打通渠道,有力推动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助推本地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外资项目安米项目于8月底开工。
常州持续引导学员将链式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让研训成果真正转化为挑大梁的硬核动能。今年以来,已举办示范培训10期,分层分类培训620人次,系统破解产业供应链渠道不畅、创新研发能力不强等10余类难题,输出产业图谱2份、经验案例3项、调研报告6篇、产学研合作项目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