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高密市建立健全在外人才常态化对接联络制度,在信息管理、平台搭建、长效服务上下功夫,吸引更多在外人才回归家乡、反哺家乡、发展家乡,共创美好未来。
夯实联络基础,摸清人才底数。组织人社、科技等职能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按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9大类,精准摸排建立3026人的在外人才信息数据库。发挥镇村干部熟悉村情民情作用,通过入户征集、自我推荐、群众举荐等方式全面掌握信息,累计更新完善人才信息数据1166条。依托商会、校友会、城市合伙人工作站等7类在外人才组织,采取“一人挖掘一个圈子、一个团体发动若干行业”的办法,多维发力掌握在外人才信息。
畅通联络渠道,搭建交流平台。举办参观学习、专题研学等活动20场次,邀请在外人才现场感受家乡发展蝶变;借助中秋、国庆等返乡时间节点,上门走访慰问,寻找合作方向,先后邀请179名人才回乡对接交流,达成合作及意向46个。定期梳理人才引进、项目培育、技术合作等发展需求,实地到北京、济南、青岛等先进地区26所高校及知名企业对接,引导资源要素向家乡集聚,吸引投资8640万元。
提质联络服务,打造最优生态。县级干部带头,每名领导干部靶向结对5—8名在外人才,通过开展一次上门拜访、送上一份家乡礼包、落实一张需求清单、举办一次会客厅座谈的“四个一”活动,进一步沟通感情、拉近距离、共话发展,帮助人才及家属解决实际问题259个。为来高人才配套“凤城惠才卡”2.0版,提供住房、医疗、出行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