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西宁以考核减负为干部赋能
指标“瘦身” 干事劲足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8-13 10:53 作者:通讯员 宁组

清理考核事项、把控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方式……去年以来,西宁市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优化考核体系,切实推动以考核减负为干部赋能、为改革增效,激励引导全市干部在打造“五个之城”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挑大梁、勇争先。

对全市层面开展的各类考核事项全面摸排梳理,对考核实际意义不大、与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系不紧密、基层意见较大的考核事项予以取消,对同一部门牵头的多项考核业务和几个部门牵头但内容相近、任务相似的考核业务进行整合归并,确保考核事项合理合规、确有必要。指导县区做好清理规范工作,定期对清理规范后的考核事项落实情况跟踪评估,切实做到为基层减负。同时,对全市“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进行清理规范。

以清理规范后的考核事项为基础框架,建立西宁市市管领导班子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体系,将市级层面面向县区、市直单位、市管企业的各类业务考核全部整合归并到综合考核中,市级其他单位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单独考核。大力精简考核指标,组织业务考核牵头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对指标繁琐、指标嵌套等情况进行整改,坚决纠治平安西宁建设“千分制”考核做法。2025年度市管领导班子目标制定中,按照1项考核事项一般设置1—2条考核指标、最多不超过3条的原则,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考核指标,确保考核指标突出重点、简明精准,具有较强的牵动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

着眼于统筹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优化考核方式。建立《重点工作督查考核联动机制(试行)》,加强考核部门与市纪委、市委督查室、市政府信息督查科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减少对基层的多头重复检查考核。着眼于纠治频繁排名通报,探索建立省定考核指标“月跟踪、季通报、半年调度”机制,将部分完成难度较大的省定考核指标作为季度考核的重点,减少对常规性指标的频繁考核,切实减轻基层迎考负担。聚焦改进考核结果反馈方式,对季度考核中完成差距较大的省定指标亮“红灯”或“黄灯”预警,并向指标牵头单位“点对点”下发《预警通知单》,在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同时,精准压实工作责任,提升考核工作质效。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