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山西吕梁组合拳治理发展薄弱村

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8-07 12:09 作者:通讯员 吕组轩

近日,走进山西临县碛口镇冯家会村香菇连片种植大棚里,村民正忙着采摘、装运,一派繁忙。“以前村里人不多,收入也很少,自从和武家湾村、孝长村联建党组织,建了香菇、蔬菜大棚,年轻人逐渐多了,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8000元,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村联合党总支书记赵龙龙欣慰地介绍。

近年来,吕梁市聚焦451个发展薄弱村,精准把脉问诊、探索党建共建,培育后备力量、提升治理效能,市县乡村同题共答,推动向新蝶变,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幸福图景。

聚焦需要什么、如何分配,合理配置治理资源。将发展薄弱村作为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的重点,瞄准在外务工人员、致富能手、返乡或意向返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群,将后备力量分为成熟可用、跟踪管理、培养引导三个梯次,分类开展精准培训、结对帮带、实践锻炼。出台《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指导县(市、区)实行差异化保障,激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着力解决如何发展问题,分类推进联村共建。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关、人文相近的原则,创新构建三类联村共建模式,推动组织融合、资源聚合、力量整合。以强带弱,打破村域限制,充分发挥强村辐射带动作用。村村互补,坚持抱团发展、互利互惠,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缓解单个村庄资源有限、力量不足、发展渠道狭窄等问题。村居联建,村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开展联建,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党员、干部通过“走网入格”梳理需求清单,整合政务、社会资源形成资源清单,最终对接生成项目清单,组织党员志愿者、到村工作大学生提供庭院清理等服务。在流出人口聚居地建立党群服务站点,跟进式满足群众需求,让村民少跑路、好办事。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加强常态化沟通联系、教育管理,引导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让每个村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看得见未来。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