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堤坝出缺口了,水位还在涨,赶紧派人来!”7月25日傍晚时分,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苏波盖乡老党员张兰狮接到了一通电话,挂了电话,他没有丝毫犹豫,火速赶往现场。随后,其他45名党员干部也闻汛而动,统筹调配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填装沙袋护堤固坝,全力守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连日来,包头大部地区出现强降水,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累计雨量高达196.2毫米。面对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带领群众打好防汛主动仗,筑起一道道牢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哪里有汛情、险情、灾情,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包头发挥嘎查村社区网格“前哨”作用,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报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就地转化帮扶工作队,快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全市先后组织动员1.6万名专兼职网格员、3.5万名在职党员、21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众志成城守牢防汛安全线。
织密责任落实网格,及时修订城区防汛排涝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名单及61个易涝点,安排值守,组建13支共计260余人应急防汛队伍,健全“网格联动、责任包干”的防汛体系。建立汛期24小时值守制度,提升统一指挥与快速响应能力。搭建城区防汛排涝应急指挥平台,组织防汛演练和培训,对9个重点积水点设置警示标志,根据风险等级划分13个高风险、20个中风险和28个低风险易涝点,“一点一策”构建问题台账闭环管理机制。
广大党员干部听令而行、冲锋在前,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看到董副镇长在这里忙前忙后,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安置点的群众说。作为从市应急管理局选派到双龙镇挂职任副镇长的董福牛,面对哈素海退水渠水位直逼警戒线的棘手局面,及时动员部署、科学制定方案,组建三支以党员骨干为中心的抗洪抢险先锋队,全力做好物资储备、巡查排险、抢险救援等工作。
从城市到乡村,从应急指挥到一线救援,包头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构筑起防汛救灾的坚固防线。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