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空心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难题,近些年来,广东省梅州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围绕“四个不空”积极探索对策措施,着力推动“空心村”由空转实。
围绕组织“不空”,推进“空心村”与周边村抱团联建共建优势互补,依托民情联络微信群,开展“家乡振兴我出力”活动,加强政策宣传、乡情通报,引导党员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言献策等。选派挂村工作组“一村一策”列出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建立挂村干部领办“空心村”重点事项机制,推动中心工作统一布置、重点任务统一协调、重点事项统一决策。
围绕服务“不空”,建立镇村干部包片联户制度,梳理群众需求清单,提供精准服务。组建以党员为主的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联系留守困难群众、排忧解难。镇党委统筹加强服务资源供需对接,每月选定服务事项对“空心村”巡回服务,提供常态化、便利化服务。
围绕人心“不空”,建立外出党员流向信息台账,动态掌握流动党员分布地点、从业情况,定期开展网络微课堂等活动。举办外出党员返乡交流恳谈会,组织其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引导在外人员带动资金、项目、产业等资源,反哺家乡,表现优秀的及时发展为党员。村党组织组织策划“村晚”、返乡青年体育赛事等活动,以文化活动聚人心、暖民心。
围绕产业“不空”,选聘“产业村长”,引进第三方社会资本,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县镇组织实施全县区域性的项目联建,促进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盘活闲置土地等资源,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突出抱团联营,实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强村公司,通过跨村联建、村企合作等模式,规模经营、统一生产,构建“村村联动、产业互促”发展格局,形成“以业聚人、以人兴村”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