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华南总部、蚂蚁“一总部双中心”落户广州……今年1—6月,广州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43.17万户,同比增长50.9%,在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中新增数量与增速均位居榜首。经营主体纷纷选择广州、深耕广州,展现出广州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映照出党员干部作风的不断改进。
今年以来,广州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作风建设与拼经济、促发展紧密结合,深入实施“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打出“学、查、改、促”组合拳,以过硬作风推动城市创新势能加速集聚、市场活力蓬勃迸发、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从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5个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到完善资源要素保障机制,从“靶向招商”到城中村改造,广州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召开系列“拼经济”专题会、重大项目调度会等,研究分析当前广州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市领导对口联系“21+8”重点产业、490家重点企业、90个重点项目,深入一线精准做好服务,督导解决问题。尤其针对“踢皮球”“慢作为”等问题,列出负面清单,市领导带领职能部门“组团式”到生产经营一线蹲点服务,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聚焦金融“血脉”,建立健全市领导走访在穗重点金融机构工作机制。《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纳入立法,明确延时服务、错时应急等刚性要求。
能啃“硬骨头”、敢钻“矛盾窝”,从“你呼我应”升级为“同题共答”,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得益于激励担当作为营造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立导向、鼓干劲——坚持树立正确政绩观。着眼为基层松绑、为发展聚力,深化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策措施,制定“1+4”制度框架,进一步调整优化综合考核机制。其中,对市辖区压减合并为1个综合考核,考核指标压减率达96%。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牵引性、撬动性强的指标作为考核重点,推动以考促干、以考促优。
亲有度、清有为——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民营企业直接联络沟通平台,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围绕部分党员干部不愿、不敢、不善于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的问题,细化出台影响营商环境典型问题及场景提示,进一步推动政商交往有规可依、有度可量。
学中干、添动力——持续打造“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学习大讲坛品牌。今年进一步聚焦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计划,紧扣各区重点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履职能力培训。市级层面统筹安排骨干力量到“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专班摔打磨砺,选派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开展“三同”锻炼,引导党员干部在火热实践中练就干事创业本领。
这种兼具服务者温度与内行人深度的双重角色定位,正在催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今年1—6月,广州新签约产业招商项目1872个,预计投资总额448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