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组织网络作家开展正能量倡议签名活动(资料图片)。
网络作家群体有主心骨了!
作为江西省网络作家群体党建工作试点市,2024年11月,新余市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党支部。全省第一个网络文学社、第一个网络文学基地、第一个网络文学创作交流中心……新余网络文学历经20年蓬勃发展,队伍稳健增长,培育了一批知名网络作家,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如何将网络作家紧密“网罗”在党组织周围,让网络文学在党建引领下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新余市深入推进网络作家群体党建工作,一支由63名网络作家组成的群体,在党旗指引下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之路。
“我将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了!”在新余市网络作家协会党支部举办的一次“红色读书会”上,网络作家方名红的发言引发了共鸣。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是入党积极分子,如今,网络作协党支部“大家庭般的凝聚力”,再次激发了他的入党热情。
“网络作家群体已经成为文艺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们要通过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不断扩大党在网络作家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新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霞说。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强大优势和力量所在。新余实施“覆盖攻坚行动”,针对网络作家群体人员分散、流动性大、更新迭代快的实际,支部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制定《新余市网络作家协会党员联系网络作家制度》,了解网络作家创作动态、生活状况以及内心诉求,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今年已收到网络作家入党申请书7份。
“网络作家在工作时间、工作模式上与传统领域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尝试了新的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新余市网络作协党支部书记蔡中毅介绍,支部建设学习“云课堂”,用好革命旧址、基层党校等情景教学资源,灵活开展学习教育,引导网络作家深刻理解党中央大政方针,把党的声音融入每一部作品。
独立的单间创作室、一字排开的电脑工作台、可供休息的沙发椅,清新茶香与浓郁咖啡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走进新余市网络文学创作交流中心,家的感觉扑面而来。
一直以来,网络作家群体没有专门的线下场地,主要依靠网络社交软件联系,在咖啡馆等公众场所写作、聚会。今年年初,新余建设了全省首个市级网络文学创作交流中心,用于现场创作、思想交流、洽谈合作、学习培训等,成为全市网络作家的“大本营”。
探索“网协支部吹哨、职能单位报到”服务机制,解决网络作家的诉求;聘请法律顾问,为网络作家提供专业法律援助,加强创作权益保护;提供人才政策保障,将网络作家纳入全市人才认定体系,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关注作家身体健康,将就近的高新区工会健身房,向所有网络作家免费开放;出台网文创作激励办法,评选优秀作家和作品并给予适当奖励……一系列暖心举措,增强了网络作家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余推出“导师带徒”机制,实施“青苗计划”,鼓励“老带新”结对培养,打造网络文学创作高地。“我们举办网络文学专场宣讲报告会,接下来还要去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等4个院校,对网络文学爱好者进行筛选,挑出真正好的苗子重点培养,年内网络作家数量有望达到100人。”江西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新余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何闯充满信心。
随着网络文学“破圈”生长,其质量、品位、宣传导向也愈发重要。在党组织引领下,网络作家将新余本土的七夕爱情文化、天工开物文化等融入作品,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价值的作品,让正能量形成大流量充盈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