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新野县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抓手,以“三化三准”工作法精准发力、靶向施治,切实激活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神经末梢”。
全面化排查,找准对象“压担子”。构建“党委牵头+部门联动+乡村自查”立体排查网,联合组织、纪检、信访、民政等10余个部门,聚焦组织功能弱化、信访矛盾突出、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通过实地查看、群众走访、分析研判等方式,对全县256个村党组织逐一“过筛体检”;通过村级“自诊”、驻村干部“问诊”、乡镇党委“脉诊”、县委“会诊”的方式,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会议,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村15个;严格落实“一名县领导联村、一个县直单位结对、一名乡镇班子成员包村、一名第一书记驻村”的“四个一”整顿措施,确保整顿责任不悬空、任务不落空。
精准化施策,瞄准病灶“开方子”。针对不同软弱涣散村的“病因”,集中问诊、把脉会诊,量身定制整顿方案,梳理形成整顿措施39条;对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村,开展靶向培训、优化队伍结构,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对治理混乱、矛盾集中的村,推行“阳光议事法”,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发挥组织部门“包联访”工作机制优势,推动下沉化解积案;对经济发展滞后的村,用好“供需对接”机制,整合本土资源引入特色种养、电商物流等产业项目46个。
规范化验收,把准长效“立尺子”。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整顿成效的标尺,严防整顿“一阵风”,构建验收评估闭环机制,制定组织建设、治理效能、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4个维度量化指标,明确整顿“达标线”;在验收过程中,采取“村级自评、乡镇初核、部门联审、县委终评”四级把关,全面引入群众满意度测评,让村民真正成为评价主体。对验收达标的村,持续实施“季度回头看”和动态监测,强化“扶上马送一程”的后续帮扶;对成效不稳固的村,则延长整顿期、调整帮扶力量,直至整顿提升到位,切实以制度之力夯实执政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