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四季度,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治理任务完成37.4万亩,歼灭5.9万亩裸露沙地……”1月2日,在内蒙古兴安盟“三本清单”完成进度汇报会上,各地各部门一把手纷纷上台汇报工作完成情况。
“三本清单”是兴安盟年度综合考核日常监控的关键标尺。近年来,兴安盟以考准考实干部工作成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目标,持续调整优化年度综合考核体系,推动考核指标更精准聚焦、考核导向更注重实绩实效、考核方式更简便高效,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更好服务本地高质量发展。
以考重点、考成效为目标,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全面优化。综合考虑功能定位、发展基础、发展重点上的差异,将全盟考核对象划分为12个小类。通过实地调研、考核计划备案、征求考核评价部门和各被考核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意见,广泛开展指标设置评估,构建一个旗县市“一张卷”、一个部门单位“一清单”的差异化考核体系。对各地各部门单位重点考核围绕服务办好“两件大事”、“六个工程”业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对中心城区类旗县市侧重考核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第三产业发展,对农牧业类旗县市侧重考核农牧业发展、产业融合与成果转化,对生态功能类旗县市侧重考核生态功能等实际情况;经济管理部门侧重考核结合本部门单位“三定方案”推动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盟委工作要求等情况;社会服务类部门侧重考核增进社会福利等方面成效;对宣传思想类部门侧重考核理论武装和学习教育成效;教育类部门侧重考核课程教学等方面成效;国有企业侧重考核效益;对开发和园区以产值考核为主导。各地各部门单位差异化指标占比为42.85%—53.84%,确保指标设置与地方实际深度契合,真正成为指导干部行动的“风向标”。
考核更加注重日常工作实际和发展实效。每年出台全盟重点、亮点、难点工作“三本清单”,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各地各部门单位重中之重的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汇报“三本清单”完成进度情况,组织部门全程列席,全过程跟踪了解全盟重点、难点、亮点工作确定事项的落实落地情况,并根据四大班子和各部门一把手分析研判结果,按类形成各单位工作完成清单,季度工作完成情况按照20%的分值权重计入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其中,工作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需现场表态发言,在晒业绩、看变化中激发干部干事劲头。将民主评议以20%的刚性权重计入考核总成绩,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政绩的“度量衡”,年采集有效评价数据约1.2万余条。
减少形式化负担,探索推行“无感化”考核。将全盟范围内各类考核进行全面梳理与深度整合,将交叉重复、集中扎堆开展的考核统一归并为年度综合考核,由组织部门牵头统筹年底一次性开展。逐条审核考核细则,对以拍照留痕、台账记录、开会发文、学习笔记为考核内容以及“搭车”设置考核内容的指标责任部门,及时提醒反馈、督促修改。对全盟考核指标的打分评价方式进行统计,对旗县市保留安全生产类、党建类4个、盟直部门单位保留党建类2个需实地核查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指标,对其它可量化指标和日常了解掌握的指标实行零佐证材料报送,纸质材料报送率精简在85.7%以上。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审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等成果,建立“四不两直”实地核验机制。2024年,将15个部门条线考核全部取消,仅保留1个综合考核,全盟“责任状”事项清零,一级指标总数减少39.82%以上,二级指标减少84.7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