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活才能肌体健,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为我们做好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想方设法把这支队伍建好管好,让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近日,一场题为“思想大解放、工作大提速、经济大发展”讨论活动在内蒙古赤峰市开展,赤峰市敖汉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国毅的话掷地有声。
为有效解决党员教育针对性不强、党员管理宽松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近些年来,赤峰市一体推进教育培训系统化、管理监督精细化、关心关爱常态化,推动广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
实施“三项行动”
提升党员教育针对性
“今年苏木党委党校开设的课程,我一节也没舍得落下,这种‘家门口的党校’既方便又解渴。”近日,刚参加完党课培训的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牧民党员王刚说。
赤峰市坚持扩大覆盖面和增加针对性并重,实施“三项行动”,持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量。开展思想领航行动,健全完善市级重点训、县级普遍训、基层党委兜底训形式,探索实施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教授深入讲、党组织书记普遍讲、先进典型现身讲“四讲”模式,推动全市25.7万名党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轮训全覆盖。开展党性铸魂行动,打造“重走总书记路线,重温总书记指示”等12个主题党日品牌,遴选确定128个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组织党员每年至少进行1次党性分析,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年度主体班次中,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均达到总课时的70%。开展创新赋能行动,推进“百所基层党校”建设、“千名党课名师送学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建立苏木乡镇基层党校70所,选树“两优一先”典型、党校教师、基层党支部书记等党课名师1000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育阵地、师资力量、课程教材、典型案例等资源库一体建设。
分层分类管理
增强党员管理有效性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意见的任务清单出台后,赤峰市第一时间明确流动党员外出报告、亮明身份、发挥作用等6项责任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以“云上党小组会”的方式及时传达学习。
赤峰市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城镇和农村牧区党员、新兴领域党员等不同群体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办法,深化立足岗位作贡献、建言献策等活动,搭建领题攻坚、比武练兵、承诺践诺等实践平台,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通过服务行业党员亮身份、树形象等做法,引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集中开展流动党员登记接收工作,采取上门访、微信访、电话访、信函访和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四访三找”行动,纳管流动党员1.57万名,规范设立流动党员党组织23个,完善联动排查、离乡报告、线上培训、结对联系、走访慰问、设岗定责等制度,让流动党员成为“流动红旗”。
关怀帮扶激励
激发担当作为主动性
“感谢党组织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我发挥余热的劲头更足了……”尽管已是寒冬,但敖汉旗惠州街道箭桥社区党总支困难党员郭凤祥接过党内关怀帮扶金,心里暖洋洋的。
为加强对重点对象的关怀帮扶,赤峰市以敖汉旗为试点,依托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生活困难、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党内关怀帮扶数据库,采取财政专项经费列支、党费拨补、党内捐赠等方式,设立党内关怀帮扶专项资金,加强重点人群帮扶。目前,已筹措党内关怀帮扶专项资金56万元,第一批发放25.7万元,惠及困难党员195名。
坚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为党员过“政治生日”,按要求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完善谈心谈话办法,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走访慰问等活动,增强党员荣誉感、使命感。目前,已有8.45万名在职党员干部参与“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9400余件。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每一名党员管起严起,我们健全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监督、作用发挥等制度,就是要深化探索党员队伍进、出、育、管、爱全链条工作机制,锻造新时代先锋力量。”赤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亚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