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决定免去我的领导职务转任职级公务员,主要原因是我工作常常不在状态,主动思考谋划不够,分管领域业绩平平,我感到很羞愧,今后我当知耻后勇,主动担当履职……”刚刚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四川绵阳市游仙区干部罗某在组织谈话时说。
近年来,游仙区大力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从细化标尺、识别认定、过程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有理有据调下庸劣,倒逼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
出台《干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认定执行方案》,细分庸者、劣者2大类26种表现,总结归纳出政治能力不过硬、担当斗争精神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政绩观念不正、应急处突不力、底线思维不足等负面情形。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对应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转任职级公务员等组织手段。
构建立体式干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分管领导+业务股室”分片联系制度,由组织部门班子成员、业务股室全覆盖对各镇(街)、部门干部联系指导、蹲点调研,实现长期性、近距离考察识别。同时,对班子运行综合分析研判、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筛查、区委区政府重点专项工作实绩表现等干部综合表现信息,实行“每月定期汇集、重要情况即刻收集”的信息沟通模式,专项分析掌握干部履职表现。结合所掌握信息,对干部作出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为“一般”或“较差”的、符合不适宜担任现职负面情形的,坚决调下。去年以来,已对8名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下的调整。
制定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管理流程,做实“组织决定、任免发文、谈心谈话、跟踪管理”4个环节,经党委会集体研究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在发文任免的同时,进行谈心谈话,直截了当指出干部调下的原因并提出整改要求,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