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健全三级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机制,持续推动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常态长效,使得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直达基层,打通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
区级统筹,汇聚报到引力。制定实施方案,细化部门、街道、社区三级组织15项职责任务,压实行业单位归口党员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党建联建、“双报告”“一书四单”等运行机制,强化每周四周五下沉、“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推进在职党员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片包联、组工干部定点联络,帮助社区“量身定制”报到党员信息库、规划服务岗位。
街道整合,放大报到效应。街道党工委统筹报到单位党组织资源优势和报到党员能力兴趣,建立共性需求组团式、个性需求点对点报到工作机制,活用“一家资源”为“一域资源”。推进街道科室融入社区,带着业务工作和报到任务驻点社区,帮着社区干业务推工作、跟着社区问需求解民忧。将深化“吹哨报到”机制融入“双报到”日常服务监管中,每季度评估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报到服务情况,在党建联席会上向报到单位党组织反馈“三项清单”进展,共同抓好工作落实。
社区集成,激活报到动能。依托群众说事点、民情恳谈会等载体,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形成“需求清单”,落实“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机制,推进解决代办、托育等一大批群众“微心愿”。科学设置宣传教育、文体娱乐、帮办代购等8类服务岗位,采取报到党员个人自愿申报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分配,做到“岗位所需、党员所长”。深化党员家庭户、党员经营户挂牌亮身份活动,成立“商户联盟”,通过发放优惠券推进“消费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