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安顺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全局,积极投入真金白银,出台专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吸引各类人才到安发展。
出政策引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出《安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政策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作为贵州航空产业建设核心区,出台了《贵州航空产业城专项人才政策若干措施(试行)》,明确“21条措施”,配套“引才奖励”“人才种子补助”“首年生活补贴”等18个实施细则,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用最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专项人才政策推出短短半年就引进了航空专业人才850人。制定出台《安顺市人才服务卡管理办法(试行)》,为1954人发放“安顺优才卡”“安顺人才服务卡”,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聚焦安顺“两城三基地”建设,针对培育航空产业人才的主阵地——“国防七子”等高校,策划“‘国防七子’人才安顺体验行”活动,邀请在校学生到安顺体验产业发展、气候条件、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激发航空领域的优秀毕业生“想来”的念头,创造更多“愿来”的可能。举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推动道地药材发展交流会,邀请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到安顺传经送宝。
搭平台用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做到高质量发展需求在哪里,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的合力就汇聚到哪里,让人才与安顺实现“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为各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载体,充分“聚能”“释能”“赋能”。目前,已建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
出台《安顺市专家人才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加大人才职称、技能提升奖励力度,更加突出人才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分类开展卫生人才、基础教育人才、技能工匠等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构建起本土行业专业人才开发、使用和培养体系,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
聚焦航空领域,支持本市院校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从军工企业选聘技术骨干担任“产业教授”,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蓄水池”“专项领域引才”为抓手,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事业单位工作岗位、调任公务员领导岗位等就业选择。
优服务留才。4月28日,安顺市为部分人才代表发放了“安顺优才卡”“安顺人才服务卡”;为首批入驻安顺市人才公寓的部分专家人才发放了钥匙。同日,“安顺航空人才之家”挂牌投入使用。
如果说优厚的人才政策是安顺引才的诚意,那么优质的人才服务便是安顺留才的底气。在提供优厚薪酬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的长期发展和生活需求,更加重视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切实解决人才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人才对安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人才愿意扎根安顺、服务安顺、奉献安顺。在打造精准服务保障上,安顺市锚定人才关心的待遇、住房、医疗、配偶安置、子女成长、创业扶持等核心需求,依托“安顺市人才之家”构建“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从实现“一张床”“一套房”的基本服务保障,到多层次、全覆盖、全流程的人才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才在安顺安心、安身、安业。在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上,从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为高精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提供精准支持政策,采取“一事一议”等举措,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放开手脚、大胆作为。在建设服务专员队伍上,全覆盖匹配专职人才服务专员队伍,聚焦人才需求,实行“专人专办、特事特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人才办事便利度、获得感。
2023年,安顺市人才之家和人才服务专员累计为人才提供各类服务300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12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