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天津西青区
建强村班子 干出成绩来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5-17 10:11

“五一”假期,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山水兰韵庄园迎来了许多踏青游客,从体验农耕文化、生态钓蟹,到露营烧烤、多肉种植加工,游客在山水美景间充分放松自己,一幅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近些年来,西青区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力量,让党建工作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富路。

组建片区党建联盟

“多亏片区党建联盟指导,我们镇确定了村村抱团的发展思路,宫庄子、房庄子等5个村抱团发展文旅项目,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带,村民不用出门打工就有可观收入!”张家窝镇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苗洪生感慨介绍,“五一”期间,该片区综合旅游收入达到200余万元。

聚焦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西青区统筹全区133个行政村与区级机关、社区、企业等累计组建48个片区党建联盟,推进各领域跨域结对,共同促进农村产业振兴。明确“把方向、谋项目、抓统筹、强产业”的职责定位,片区党建联盟健全联席会议、监督管理、民主议事、联动共建制度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区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发展改革、农业农村、住房建设等12个部门资源,各联盟年初制定抱团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村级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库”,共同签订项目联建协议,合力进行难点攻坚。此外,还邀请100余名高校教师、“土专家”“田秀才”组成富民强村顾问团,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企业管理、农业种植、产品销售等问题200余个。

抓实“书记项目”

夏初的第六埠村,村里格外忙碌。这几年,除了日常的农业生产之外,村里还拓展了红色研学、生态旅游、农业采摘等项目。“我们周末有时候就来第六埠的清河湾水镇,看看这儿的美景,顺便到小菜园体验体验采摘,一天下来很充实!”对于不少北京的游客,这里已经成为周末放松的绝佳去处。

“红+绿+农”产业发展、清河湾水镇建设,是第六埠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近两年领办的“书记项目”。西青区用好“书记项目”这一开展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每年都聚焦发展要事、治理难事、民生实事,年初由各级党组织书记牵头立项、带头攻坚,年中进行调度推动,年底集中“擂台比武”,有效激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热情,形成“抓住一个人、示范一班人、带动一群人、解决一堆事”的牵引效应。

“今年的‘书记项目’,我们打算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村内发展治理。谋划成立农业、文旅、教培三大公司,努力写好‘土特产’文章;同时,细化村内的居民网格,做好精细治理,实现‘六埠民安’新愿景,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郝庆水说。

做好后备力量储备

“书记,我觉得咱们村下一步应该依托子牙河畔的资源,把旅游业搞起来。”年初,到杨柳青镇白滩寺村工作的选调生小李,在村“两委”班子会议上提出了建议。到村工作近两年以来,有经济学科背景的他担任白滩寺村党总支副书记,参与白滩寺村各类产业的规划建设,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一起,把白滩寺村成功创建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西青区坚持加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精准分析研判街镇、农村实际需求,选派选调生等年轻力量到农村一线,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并组织他们到浙江安吉等地实地培训,提升致富能力。

为确保“集体经英”青蓝接续、后继有人,实施“青蓝接续”农村后备力量储备培优三年行动,持续做好后备力量储备、实践锻炼考察、镇村择优比选等工作,通过结对帮带等方式对后备力量开展评价排序,形成干事有方向、工作有考核、优劣有奖惩的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