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探索“全域网格”治理路径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4-11 11:28

为破解基层治理力量薄弱、服务质效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等问题,近些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积极探索“全域网格、全能服务”网格治理模式,切实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科学划分,多网融合。实施“精网微格4.0”工程,对网格设置和运行情况逐一排查摸底,根据区域特点、人口密度、产业行业等因素,整合党建、综治、经济等多类网格,推进“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推动“两委”成员和网格员“一肩挑”、党员楼栋长和微网格长“一肩挑”,实现“多网分立”向“多网合一”转变。择优选聘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两委”成员、专职工作者、物业项目骨干、社区党员担任网格长,动员引导机关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退休党员干部等群体共同参与网格治理。

多方参与,协同联动。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依托网格员“民情日记本”中的重点内容,社区党委每周召开民情分析会,实行“四色清单”管理。网格员能够及时解决的,列入绿色清单,立行立办;需要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的,列入蓝色清单,由社区“两委”会办;需要区、街道两级协调联动解决的,列入黄色清单,推动住建、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办;对于成因较复杂、需要区级以上研究解决的,列入橙色清单,由区委挂牌督办,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及时理”。

功能整合,精细服务。持续优化党务、政务、服务功能,聚焦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高频服务事项办理,下沉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类、执法类事项,打造富强公益坊、于阿生调解室等特色服务项目,提供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政策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坚持党建带群建促社建,针对网格内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持续深化“红色代办”模式,引导在职党员、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网格管理与服务,让群众家门口的“小网格”兜起日常生活中的“万家事”。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