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气象新。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观音桥镇六合寨村党总支迎来了一位熟悉的“新面孔”。返乡农民工刘邻州今年春节回家,知道县里招聘村级后备力量后,就想试试看,没想到真成功了。“结合‘春风送岗’活动,县委组织部党员干部到车站、广场等地,现场‘出摊’,招聘了一批年轻的村级后备力量,刘邻州就是其中之一。”邻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何俊杰介绍。
邻水县“出摊”招聘村级后备力量,是广安市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的缩影。针对农村人才外流、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等现象,广安市连续五年实施“雁归工程”,通过回引“三步曲”、培养“三手抓”、管理“三机制”,不断充实、建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足“源头活水”。目前,全市累计储备村级后备力量3016名。
“三步曲”对接回引。规划引领。出台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十条措施,将实施“雁归工程”对接回引在外优秀人员,纳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推荐选拔、锻炼培养、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明确每个村至少储备2名以上村级后备力量。摸清底数。组织部门牵头,联合民政、人社等部门,开展在外优秀人员大摸排,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信息库,每半年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逐户过筛、更新信息,做到务工流向、从业经历、技能特长、返乡意愿“四个清楚”。精准对接。对有返乡意愿的在外优秀人员,落实“1名乡镇包村领导+1名村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联系对接,点对点宣传讲解村干部薪酬待遇、教育培养、激励保障等政策,量身制定回引培养计划,对愿意返乡、符合条件的,及时按有关程序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三手抓”充电赋能。抓教育培训。将村级后备力量培养纳入村干部培训计划,围绕政策理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要内容精准滴灌。抓结对帮带。建立“3+1”导师帮带机制,明确1名包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名村党组织书记、1名第一书记与村级后备力量精准帮带、结对培养,通过政治上帮、思想上带、经验上传、方法上教的方式全过程跟踪指导,示范帮助村级后备力量能力水平迅速提升。抓实战实训。及时安排村级后备力量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参与村级事务、列席村组织会议,让其在实践中迅速熟悉工作、积累经验、提升本领。组织100余名村级后备力量到所在乡镇党建办、乡村振兴办等跟班学习,参与基层党建、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工作,帮助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机制”管好用好。建立谈心谈话机制。乡镇党委和结对帮带导师及时与后备力量开展谈心谈话,掌握其学习、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乡镇党委与村级后备力量每半年开展集体谈话1次;乡镇帮带领导每季度谈心谈话1次;村党组织书记每月至少谈心谈话1次。建立分级管理机制。按照“一人一档、一镇一册、一县一库”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成长档案库,如实记录村级后备力量实践锻炼、培养使用等情况。对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等原因导致工作失误的,由村党组织书记批评教育,帮助整改转化提高;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乡镇党委进行批评,并承担工作责任。建立定期考评机制。每年开展考察评议,结合镇村综合评价和群众测评对村级后备力量精准“画像”,对表现优秀、群众满意度高的,列入重点对象加强教育培养;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发展潜力不大的,及时调整清退。坚持备用结合,村干部缺额补充调整,优先从村级后备力量中选拔,真正做到有备有用、有为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