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浙江省乐清市针对流动党员群体分布广、流动快、需求多等难点,综合应用数字管理、精准服务、激励反哺等方式,全面提升流动党员动向掌握精准度、服务供给匹配度、社会管理参与度,优化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使之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重要力量。
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提升动向掌握精准度。强化流动党员动态跟踪管理,依托“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浙里流动先锋码”等平台,结合村(社区)网格走访、单位排查等情况,准确锁定流动党员动态,建立流动党员“一企一表、一村(社区)一册、一镇(街)一薄”信息库,每月更新流转地、流转时间、流转情形等12项信息。推动双向协同共管,与贵州、云南、江西等流动党员集中区域建立“点对点”联系,互通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表现情况,共同抓好流动党员日常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转不流失”。
建立关怀帮扶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供给匹配度。发挥辖区村(社区)、非公企业等党组织纽带作用,选优配强一批联络员,每人对应联系3-8名流动党员,定期开展“谈心家访”“暖流行动”,建立“需求清单”,点亮“微心愿”,深化学习培训、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落实。同时,整合全市544个党群服务中心、13个城市驿站和“货车司机之家”资源打造多元服务矩阵,为新就业流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提供支撑保障,帮助流动党员“迁入变融入”。
建立以新带新工作机制,增强社会管理参与度。立足流动党员与外来人员接触多、易沟通、威信高等优势,设置“流动党员先锋岗”,试点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制,鼓励懂技术、懂经营、懂法律的流动党员加入“新居民”志愿服务队,示范带动新居民志愿者进网入格,包联服务网格内的新居民、新就业群体,积极协助网格长推进宣传动员、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工作,切实将流动党员作用延伸到基层治理末端,激励流动党员“安家又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