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建立“红色合伙人”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把社区周边的爱心企业、商铺等各类组织集聚起来,参与社区治理、解决居民难题,提高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搭建共建平台,凝聚治理合力。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组织281名社区工作者对城区所有商铺、企业、住户进行走访,精准掌握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项目清单。制定《关于建立“红色合伙人”基层治理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扶贫救困、技能培训、矛盾调处等6类服务项目。通过线上招募、线下发动、交流恳谈、沟通协调等方式,吸纳家政、养老、医疗等130家不同领域的社会力量加入“红色合伙人”队伍,在家门口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规范合作机制,激发治理活力。建立议事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解决“红色合伙人”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按照平等自愿、双向互赢的原则,签订“契约式”共建协议,明确项目内容、职责任务。社区党组织每月结合居民需求发布民生项目,“红色合伙人”主动认领完成。先后挖掘56名“红色合伙人”担任楼(道)长,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32个,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充电桩安装等社区大事、难事23件。
强化管理保障,增添治理动力。建立“自愿登记、联络对接、入库管理、动态退出”工作机制,每次活动结束后开展满意度评价,对评价度高、表现优秀的评选为“最美红色合伙人”。选派社区工作者担任“最美红色合伙人”联络员,联系街道、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优先提供帮办代办、党建业务指导、产品宣传推介等服务。对“红色合伙人”实行积分激励,凭积分兑换代金券、理发券以及生活用品,累计为80余家企业、商铺、100余名志愿者提供兑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