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天津西青区探索实施“书记项目”联建机制

书记挑大梁 村村奔富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1-23 11:56 作者:青组轩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眼下正值沙窝萝卜丰收季,一年一度的沙窝萝卜文化旅游节让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大沙沃村热闹起来。从大棚里采摘完“赛鸭梨”的脆萝卜,游客还可以到沃丰乡村市集逛一逛,购买各式特色农产品和美食。

“通过‘书记项目’抱团结对,组建发展联盟,打造沃丰乡村市集,推动特色农产品走进社区、展会、商圈,全链条升级打响土特产品牌的知名度。”大沙沃村党总支书记刘强说。

针对部分村集体发展项目不优、“单打独斗”的现象,近些年来,西青区探索实施“书记项目”联建机制,打破传统的村界地域壁垒,推动村村抱团发展,走出一条党建链串起产业链、联通致富链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四重”联建促区域资源融合

漫步在杨柳青镇白滩寺村,道路平坦整洁,村史馆、非遗作坊格外显眼。自2022年文旅联盟党委成立以来,白滩寺村带动片区内3个规划保留村集群化抱团发展,联建村党组织书记定期集中议事、观摩学访,探索建设一批集生产、采摘、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颇受游客欢迎。

按照有共同需求、有发展纽带的原则,西青区统筹全区133个行政村、142个社区、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区分以强带弱、产业依存、城乡联合等6种类型,开展党建联建,探索形成村村联建、村社联姻、村企联手、村镇联营“四重”联建模式,以组织联建推动区域资源融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构建“街镇党(工)委—联盟党委(党总支)—村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推选讲政治、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联盟党委(党总支)书记,街镇党工委选派骨干力量担任第一书记,同步吸收片区内企业、合作社、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加入联建党组织。联盟党委(党总支)把方向、谋项目、抓统筹、强产业,建立资源联通、产业联兴、治理联抓等“八联”工作机制,健全党建联席会议、民主议事决策、协调联动共建制度,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为推动均衡发展,西青区以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的方式,对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进行帮带联建。联盟党委(党总支)对后进村把脉问诊,帮助查摆问题,通过“帮党建、带出好班子,帮发展、带出好产业,帮治理、带出好村风”的“三帮三带”方式,有效解决班子软弱涣散、致富带富能人少、缺乏创新创业氛围等问题,变“一支独秀”为“满园春色”。

产业联兴孕育丰硕果实

独流减河从张家窝镇宫庄子村、房庄子村等5个村流过,河岸郁郁葱葱、花香款款,风景如画。依托沿河连片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5个村开展联建共建,组建“文旅共兴联盟”,联盟党委对优势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管理、运营,形成了集亲子休闲、高端度假、培训研学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带,去年中秋国庆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近500万元。

立足发展需求,西青区各联盟党委(党总支)坚持“整体规划、分村定位”,综合考虑抱团村经济基础、区位特征、资源条件等实际,在村庄建设、产业布局、营销渠道等方面共商共谋,调整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制定重点任务清单,签订抱团联建协议,做到统筹不干预、抱团不包揽。

坚持“扶上马 送一程”,西青区还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职能部门、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等选派技术骨干到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采取“线上直播培训+线下田间指导”的方式,帮带村干部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去年以来,累计帮助解决项目运营、农业种植、农产品销售等各类问题150余个。

为拓宽特色农产品快销渠道,西青区积极推广党建引领“直播电商+产地+寄递”项目,举办“直播带货”示范培训班,推动网络主播把直播室搬到田间地头,涌现出了“圆圆萝卜”“青泽蔬菜”等一批直播助农平台,沙窝萝卜老郭等党员主播广受欢迎,初步构建起“一联盟一主播一品牌”的工作格局。

考核联评凝聚向心力

“凡是抱团联建中涉及村务和财务支出、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事务,均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由村民表决通过后再具体实施,每个项目‘由民做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峥介绍,西青区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和村级事务“六步决策法”,确保“书记项目”监督全民参与。

区委组织部牵头开展抱团联建“八方助力”活动,整合农业农村、文旅、发改等12家涉农部门的政策、服务、平台资源,协助推动联盟发展。坚持“干多干少不一样”,制定出台支持“书记项目”抱团联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8项制度,将抱团联建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绩效考评体系,形成区委统筹部署、部门协同作战、街镇具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村“一肩挑”发展集体经济赛马比拼、考核评价机制。结合项目评估、日常考核,每年区委评选出“书记项目”抱团联建示范村,进行通报表扬,对表现优秀的抱团村党组织书记,优先推荐参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参评各类评选表彰项目,全面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目前,全区已打造农旅融合、农业研学、“土特产”品牌4大类型乡村产业振兴带,带动5000余村民实现就业,集体增富、村民增收、企业增效,西青区正在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