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您最近血压还高不?我带了血压测量仪,给您测一下。”“大哥,您家门口的废品要卖不?我来联系买家上门。”正值12月的“邻长服务周”,湖南省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的邻长周青伟走村入户,主动为所联系的村民化解急难愁盼。
像这样及时解决民情小事的场景,时常都在慈利的大小乡村发生。去年以来,慈利县创新推行“邻长集中服务周”制度,通过引导邻长分类梳理群众诉求、建立主题议事机制、强化干事创业激励,形成“大事早商量、小事早化解、有事早帮忙”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前一周,全覆盖开展“邻长集中服务周”,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扩大邻长服务范围。通过调查问卷、走访面谈、电话咨询等方式,2.1万名邻长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四色标注。依据群众问题需求,片长、组长、邻长联合办事,并主动邀请专业法律代表、妇联代表、产业代表等参加服务周活动,上门服务,协助配合,共同办结。根据问题大小,片长召开主题议事会议,充分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载体,召集所有邻长、附近群众召开主题议事会,对议定事项集中讨论,同时邀请附近群众建言献策,议事过程、办理结果由群众全程监督、评定,真正把话语权、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发挥邻长就近优势,日常串门拉家常、入户解心结,将信息政策及时、全面、精准传达给群众,急事即办、特事特办,解决不了的,就及时联系组长,向片长反映,同时鼓励村(居)民积极参与,共享共治,有效化解基层治理的难题。目前,邻长共摸排矛盾纠纷、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等问题1.7万个,提供微服务2.5万件。
建立邻长主题议事机制。结合全县服务周走访情况,构建“村民提事—邻长议事—群众评事”工作闭环管理体系。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文明乡村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惠民利民便民政策、基层组织建设五大事项,在邻长学习区、专题讨论交流区、村民屋场,引导群众主动提出期盼,邻长队伍全流程倾听村民呼声,梳理民生微清单,全方位接受村民监督。融合“三长”制和网格治理经验,建立“睦邻议事”主题议事机制,以无职党员、村(居)民志愿者、村干部、提事村民参与为基础,对民生微清单逐一商讨解决方案,引导群众按照村规民约参事、议事、定事。收集问题化解的真实反馈意见,征求村居建设的好点子,同时邀请村民按照“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对问题化解的满意度进行打分,村党支部及时研判,纳入村居规划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使村民评事成为基层治理的“催化剂”。
制定干事创业激励评价办法,激发邻长服务群众动力。对邻长进行科学测评,能者上、庸者下,动态调整邻长队伍。广泛征求意见,构建邻长服务长效机制,采取“月评价调度、季考核激励、年终述职总结”,对邻长学习培训、实地走访、问题处理、宣传宣讲等方面全面测评,测评结果在主题党日活动上公布。对一贯表现优秀、问题化解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邻长,优先推荐任用;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两代表一委员”重点推荐对象,列入各类先进表彰等优先推荐对象,激发邻长在服务网格内当好“四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系列评优活动,开展“最美邻长”评选。创建“最美邻长”官方视频号,以美丽屋场、同心美丽乡村为背景,动态更新“最美邻长”服务故事,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锋的良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