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和煦,走进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西辛庄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排列整齐、一家一栋的红顶白墙二层小楼,路边停放着的私家车,农家的“阔气”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位于村委会办公楼前的一块石碑更是吸引眼球,篆刻在上面的“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几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
这几个字道出了西辛庄发展的秘诀。三十多年来,西辛庄村党支部正是靠“吃亏”精神,奉献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把昔日偏僻闭塞、贫穷落后的村庄,建设成为远近闻名、富裕和美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0万元。
支部带头 发展产业
西辛庄村地处黄河半滩区,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只长盐碱不长庄稼,村民只能靠“刮盐土、熬土盐”过日子。
穷则思变,乱则选贤。想要发展,一个好的带头人是关键。1991年村党支部换届时,李连成被党员群众一致选为村支书。换届大会上,李连成当众立下誓言,一定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李连成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带领整个党支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西辛庄村党支部明确规定不设吃喝招待费用,无论是多大的领导来调研考察,村里一律不管饭,还成立了财务监督小组,大小事务全部向村民公开。
党支部建好后,带领村民致富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首要任务。“要想不受穷,就得种大棚”,村“两委”成员广泛动员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种植大棚蔬菜,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两年后,40多座蔬菜大棚在村里拔地而起,村民人均增收500多元,村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不少村民选择留在家中种菜挣钱。
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2013年,村“两委”成员自费考察全国市场,向上级部门申请建设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产业园区。从重庆、浙江等地招引了香香华夫、黄金红等一批龙头企业,和村里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进行“订单式”生产。目前,村党支部已谋划打造“高效智慧农业种植”和“食品加工销售”两个园区,带动周边3000余人家门口就业。同时,村里还陆续建了纺纱厂、酒厂、纸箱厂等21家村办企业,人人入股、家家分红,年产值近9亿元。
党员联户 和谐善治
如今走进西辛庄村,村里学校、医院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都有天然气、自来水、网络,村民们觉得现在的生活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
村民口袋鼓起来后,李连成和村民有了更大的梦想。西辛庄村过去缺校舍,村里低年级的孩子要在村民家的牲口棚或磨坊里上课,大点儿的孩子要跑几公里到外村读书,很多孩子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我这辈子就吃了没文化的亏,坚决不能再让下辈的娃们当‘睁眼瞎’!”在1995年的一次村党员大会上,李连成的话掷地有声,“在村里建所好学校!”他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大干苦干66天,终于建成一座高标准学校。2002年之后,这所学校改成了幼儿园,村小学又经历了两次翻建,现已发展成为有2500名学生的教育园区。
除了上学,李连成还关注到了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作为党员干部,群众拥护啥、需要啥,咱们就该去干啥。”李连成和村干部达成共识。2009年,村里集资9000多万元兴建的濮阳民生医院终于落成营业。医院先后配备了CT机、心脑血管造影机等医疗设备,还聘请大医院专家长期坐诊。更令西辛庄人高兴的是,村民在这所医院看病就医,国家医保之外的费用,全部由村里负担。
为推进乡村和谐善治,西辛庄村坚持以德治村,围绕“以吃亏精神把人心紧紧凝聚在一起”治村理念,结合“党员联户+积分管理”机制及主题党日,组织开展“心连心”走访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下足绣花功夫大力整治道路、“老旧房”、厕所、宅边地等,完善垃圾处理、污水网管等基础设施,形成“有树有鸟、有水有鱼”的西辛庄特色生态。
村村联合 共同富裕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辛庄村文化广场上好不热闹,不少村民在这里散步、跳舞。“公园建起来,人也要站起来。不能啥都有了,人心却散了。”李连成想得更多、看得更远。
在李连成的带领下,村“两委”坚持每天早上义务劳动1个小时,大家绕着村转上一圈,看见杂草高了、路面不平了,就马上解决。时间一长,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如今志愿者队伍已经有100多人,成了“吃亏”精神传承人。
为推动共同富裕,2022年,濮阳县以西辛庄村为中心,带动周边4个村,成立西辛庄综合示范区党委,由李连成担任党委书记。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东辛庄村发展食品加工、张榆林头村发展现代农业、魏榆林头村发展养殖业、黄庄村搞大规模的蔬菜大棚。有了产业基础,就能在乡村旅游上做更大的文章,党建主题公园、水上乐园等陆续建成,初步形成一条旅游环线,吸引更多群众来这里“打卡”。
为带领更多的村党支部书记共同进步,2016年,濮阳市在西辛庄村创办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村支部书记李连成当上了特聘老师,累计培训村支书10万人次。2021年,濮阳市推进“导师帮带制”,建立“连成工作室”,从治村方法、创业经历到致富经验,李连成都讲给帮带对象听,定期让他们在西辛庄跟班学习。通过西辛庄、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西辛庄发展“党旗更红”、“吃亏”精神“人心更红”、学院培训“阵地更红”的“三红”映照局面。如今,村里的资源更强、底气更足、干劲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