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定为‘躺平式’干部后,我认真反思一年来的工作状态,确实存在‘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我还年轻,不能再浑浑噩噩,要一改之前‘等任务、等指示、等安排’的工作态度。”连日来,云南文山州部分“躺平式”干部发出感想。
针对部分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今年以来,文山州扎实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将全州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作专班处级及以下干部全部纳入整治范围。
优化程序步骤,精准识人。细化“摸排、核实、研判、认定、整治、帮带”六步工作法,在识别认定过程中提出不定名额、不设比例、不增加工作负担的“三不标准”。对部分党委(党组)不敢动真碰硬、排查识别不深不细等问题,制定印发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及时答疑解惑;对“零报告”单位派人进行专项核实,确保识别准,让组织认定有底气、被识别干部能服气。
对“躺平式”干部整治对象,采取“谈心谈话、学习教育、实践锻炼、考核鉴定”四种形式“回炉再造”。同时,督促各单位对干部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研判、逐人建档入库,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实行“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限”的跟踪管理,单位领导班子采取“一对一”方式开展结对联系帮带,直至“躺平式”干部“站起来、干起来”。
将专项整治与年终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提出“认定为‘躺平式’干部的,年度考核一般不评为优秀等次”等硬措施,以良性考核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专项整治中同步识别敢担当、能干事、有实绩的“实干型”干部,对工作业绩突出的20名公务员个人记二等功,按程序表扬优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10名,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奖先进个人200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17名,先后给予63名优秀干部提拔使用,103名干部晋升职级;为20名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积极健康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