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湖北黄冈推进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

深挖老区“富矿” 筑牢红色阵地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10-20 15:45 作者:洪科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迎来参观学习浪潮,来自武汉市、孝感市及河南省信阳市等地的6万余人次党员群众,来到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八一村等革命旧址、遗迹文化场所,沉浸式体验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这是黄冈市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的真实写照。

近些年来,黄冈市深挖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富矿”,聚焦教学阵地建设、教学活动赋能、师资队伍建强、培训制度保障,全力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红色阵地,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深化教学阵地建设。建立资源信息库,扎实开展红色资源家底大调查,收集黄冈革命老区红色文物资料,深入开展红色文化研究,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搭建全市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库,推进红色文化共建共享。建强培训主阵地,以市委党校为龙头、县级党校为重点、乡镇党校和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为依托,打造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阵地体系;结合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黄冈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打造红安县七里坪镇、团风县杜皮乡等一批乡镇党校。建好现场教学点,整合辖区内各革命旧址、遗迹等红色资源,打造黄州区陈策楼镇等4个省级现场教学点,遴选市级教学点、县级现场教学点和技能培训实践基地,编制《黄冈人文地图》。2022年各类现场教学点接待培训省内外党员20余万人次。

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为主线,不断改进党性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层次合理、科学规范的红色教学体系。开发红色教材,编辑《黄麻起义》等重要史料,整理红色故事,拍摄《青云之梦》《天大的事》等一批荣获中央和省级表彰的电教片。优化教学模式,融合贯通全市108位开国将军故居、854处革命文物遗存和特色文化场所,跨县域开发红色教育培训路线32条,坚持室内教育与室外教学相结合,形成“听一系列党史课程、参观一次红色革命遗址”等“十个一”教学模式。针对党政干部、农村干部和普通党员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突出情景教学,推行“课堂+现场+体验”模式,红安县张家湾村围绕红安大布、荡腔锣鼓等非遗文化开展情景式教学,培训效果明显。

建强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力量。组建专业教师队伍,以市县两级党校专职教师为基础,采取人才引进、专业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激活兼职教师资源,广泛吸纳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在外能人建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不同类别的兼职教师团队。培养一“老”一“少”红色讲解员,组建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劳模“五老”志愿宣讲队开展现身教学,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为牵引,每年动态培养一大批红色讲解员。

健全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谋划、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集中研究解决红色文旅线路设计、部门协同配合等重难点问题。重点带动、全员覆盖,按照分层分类、简便易行原则,创新开展县域交叉培训,严格落实培训登记制度,2022年举办市级重点班30期,带动县级普遍训、乡镇兜底训10万余人。考核督办,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奖代补”推进现场教学点建设,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常抓长效。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