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透红、肉质爽脆、蜜味浓香……”近日,在广东省韶关市龙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员直播间,龙仙镇新尧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丘新毅举着鹰嘴蜜桃,向观众娓娓道来。该公司是韶关市105家强镇富村公司其中之一,也是韶关市以强镇富村公司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山区,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产品品种多、品质好,但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去年以来,韶关市强化组织引领、坚持选育并举、健全制度机制,以强镇富村公司为抓手,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运营,积极盘活镇村资源资产,全面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截至8月,全市镇级公司营业额达2.84亿元,带动105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组织联动——
成立强镇富村公司
“以前,价格好愁产量,产量高愁价格。现在,只要种好果就行,强镇富村公司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翁源县龙仙镇村民刘月通笑着说。
韶关市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依法依规”的原则,由各镇(街)党(工)委牵头、村党组织联动,采取以镇带村、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模式,引导镇(街)经济联合总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比例入股或多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比例入股,联合成立强镇富村公司,实现“村村入股、村村参与、兼顾公平”。目前,已建立镇级强镇富村公司105家、村级强镇富村公司44家,覆盖全市1207个行政村。
为规范公司日常管理,韶关市出台规范和促进强镇富村公司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管理制度、收益分配、企业监管等方面进行细化,推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等公司管理制度和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并明确公司“三重一大”事项须经乡镇班子会议决议。公司成立时同步设立党组织,加强对公司运营的领导、把关。
“通过合理的股权结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既确保了党组织在公司的主导权、话语权,又充分调动了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既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又促进了共同富裕。”南雄市水口镇党委书记叶邱婷说。
头雁领航——
提高运营管理能力
优秀的运营团队,是强镇富村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韶关市鼓励有条件的强镇富村公司根据发展需要,向社会公开招聘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的职业经理人;实施“万名乡贤帮千村”工程,通过召开共谋乡村振兴座谈会、村镇干部登门拜访、党员群众推荐等多种途径“招贤纳士”。根据县镇领导干部和公司法人代表、职业经理人等不同群体需求,先后举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训班、业务创新训练营、技能培训班等专业化培训班3期,努力培养一支懂经济会管理、懂市场会营销的“两懂两会”队伍。
“发展集体经济,头雁是关键。在成立强镇富村公司的同时,我们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引导村级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今年5月,从全市挑选50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到山东青岛参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专题培训。回来后,已牵头兴办领富带富项目42个,带动村集体增收451.7万元。”韶关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廖云平介绍。
目前,韶关市与北京怀柔中和乡村发展促进中心合作,通过2年时间,对镇级强镇富村公司的镇(街)干部、职业经理人和业务骨干进行全覆盖培训,提高强镇富村公司运营能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
推动多元稳定发展
公司成立后,流动资金从哪里来、经营什么项目、如何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
坚持市场导向、政策保障。制定促进强镇富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资金、土地、项目等各方面完善相关政策,全力扶持强镇富村公司发展壮大。制定运营负面清单,推行公司资金收付“非现金”结算,严禁公司为组织和个人提供担保等,最大限度控制经营风险。
强化信贷支持,破解融资难、融资慢问题。出台做好“百千万工程”强镇富村农业公司有关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等,设立乡村振兴金融信贷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目前,已完成517个信用村“整村授信”。
多元化经营,推动强镇富村公司可持续发展。依托镇村资源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单位优势,推动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强镇富村公司+物业出租经营+闲置资源盘活+社会有偿服务+乡村文旅运营+现代农业发展+助农服务体系”等“1+N”经营合作模式,引导强镇富村公司依法依规承接日常保洁、绿化养护等各类服务,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等工程项目,实现多元、稳定发展。目前,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检测、统一推介,全市强镇富村公司已打造33个品牌,涵盖88种产品,逐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