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北京通州区选派年轻干部实践锻炼

把“工位”放在服务群众一线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8-11 09:26 作者:童祖轩

  核心提要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明确各自实践锻炼工作职责

  ●明确一名接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对实践锻炼干部进行“传、帮、带”,针对帮带情况适当调整帮带计划,提高帮带效果

  ●区委组织部重点跟踪表现突出的实践锻炼干部

  为认真落实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进一步拓宽干部培养锻炼渠道,提升干部服务群众水平,今年6月以来,北京通州区探索建立年轻干部到服务群众一线部门实践锻炼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将实践锻炼课堂开设到信访办、政务服务局、城管指挥中心等服务群众一线部门,引导年轻干部在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中树牢为民情怀,在直面问题、解决矛盾中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本领。

  确定工作任务,聚焦一线“压担子”。分两批共选派7名新任副处级领导干部和25名正科职中青班学员到信访大厅、接访现场、受理窗口、指挥中心等接诉即办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践锻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明确各自实践锻炼工作职责,重点学习信访、营商环境优化、12345接诉即办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直接处理群众来信、来电,接待群众来访;参与协调处理信访案件,分析排查信访工作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组织部门搭建的实践锻炼平台,把‘工位’放在服务群众一线,不仅让我克服了本领恐慌和畏难情绪,还让我近距离了解了群众工作,进一步树牢了为民服务情怀。”作为新任副处级领导干部被选派到通州区信访办实践锻炼的李玉雷深有感触地说。

  注重言传身教,明确导师“结对子”。明确一名接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对实践锻炼干部进行“传、帮、带”,结对导师有重点地从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对年轻干部进行指导。经常性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动态,指导解决工作难题。利用“业务小课堂”“案例研讨会”等形式,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年轻干部把握群众工作特点、学习群众工作方法、积累群众工作经验。坚持动态调整,针对帮带情况适当调整帮带计划,提高帮带效果。

  规范考核管理,跟踪培养“架梯子”。由区委组织部负责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接收单位负责日常管理,派出单位协助管理,形成以接收单位为主、派出单位为辅,三方紧密配合、各负其责的共同管理模式。区委组织部通过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实践锻炼干部的现实表现,并将干部实践锻炼期间的表现反馈派出单位。实践锻炼结束后,由接收单位根据日常考核与工作表现出具实践锻炼总结鉴定表,区委组织部重点跟踪表现突出的实践锻炼干部,树立服务群众风向标,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