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平泉市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印发产业链链长兼任人才链链长实施方案,持续实施“一产业一基地一平台一团队”引才育才模式,推动“双链”深度融合,打造人才“强磁场”。
在产业链上引进人才。围绕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发展需求,发挥产业链链长优势,利用多渠道、广覆盖的方式传播人才引进信息,在引进项目的同时着力引进“两院”院士等“高精尖缺”人才342名,为特色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实施“能人回平”工程,持续推进“雁归兴平”行动,特别是抓住春节、端午等假期企业家返乡契机,充分利用产业链链长人脉优势,不断拓宽联络渠道,着力吸引在外能人回归。截至目前,返乡能人已创办市场主体1000余个,建立各类产业园区900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2300多个。
在产业链上培育人才。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主力军”目标,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专家的作用,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培养高素质本土实用人才9654人。依托特色产业生产发展,围绕乡村振兴人才发展需求,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目前已拥有职称的“菌类专家”“种养高手”“花卉大王”等农村实用人才1306人,其中高级技师79人。先后评选出2批共25名农村青年拔尖人才,打造出农业农村人才的“新引擎”。
在产业链上服务人才。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工作模式,把完善机制、健全政策作为强化人才服务保障的主要措施,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将342名“高精尖缺”人才纳入平泉市委常委联系名录,由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人才服务专员,为人才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成功举荐35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新一届“两代表一委员”。进一步精耕细做人才服务,从住房安置、子女就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