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基本平稳,净利润达到100.85万;今年,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挖掘一些惠民产业项目,让村民的幸福感更强。”近日,云南省姚安县官屯镇官屯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琼华说。
近些年来,姚安县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工程,通过压实“倍增”责任、拓宽发展路径、建立激励机制,助推村级集体经济从弱到强,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2022年,全县7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总收入达1405.39万元。
书记扛旗 压实责任
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倍增”,必须层层压实责任。姚安县将村级集体经济“倍增”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选派8名县委常委、1名副县长分别担任9个乡镇党委第一书记,负责联系指导、协调对接工作,全力破解所挂包乡镇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县委书记雷波亲自谋划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多次深入巴拉鲊村、福光村等村督促指导抓好村集体经济项目。”姚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进财介绍。通过主要领导带头示范,全县各级纷纷压实责任,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村级集体经济“倍增”战役,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乘风破浪”,全县呈现出百花齐放、景象万千的生动局面。
此外,该县还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项目清单、重点任务分解立项督查,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组织驻村队员和村组干部成立一村一个调研组、一村一个“智囊团”,量身定制一村一策“富民强村”实施方案,做到因村施策出点子,科学决策定方案,规划引领促发展。
因地制宜 多元发展
为引导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找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姚安县多措并举,把资源、产业、政策要素转化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条件。
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将离土离乡农户的土地经营权按照约定价格流转出来,充分整合集体闲置土地、国有设置农用地等资源,开展土地整理整治,推动连片开发,为产业合作发展基地建设提供土地资源支撑。
县级统筹各类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为40个产业薄弱村解决产业扶持资金,在坝区产业合作发展基地建设温室花卉基地5个、绿色蔬菜基地4个、肉牛养殖基地1个,引入龙头企业7户租赁经营,带动44个村(社区)实现异地抱团,推动项目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山坝牵手”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资产盘活型等十大发展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扶勤奖优 激发活力
姚安县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实行村级干部绩效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绩挂钩的激励办法,推行“基本报酬+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报酬制度,将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较上一年度收入增长20%以上的村(社区)评定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倍增”村。
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五面红旗”争创活动,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作为评选的硬指标,充分激发村组干部干事创业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活力,增强了村级造血功能,评选结构与考核直接挂钩。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书记和涉农部门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履职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一律不得评定为“好”等次,牢固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