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高线选人、导师帮带、设岗定级,湖南益阳——

以专业服务点亮社区希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7-06 10:42 作者:毛书文 易博

“小杨书记,我们D区的健身场所已经开始建设了,多亏了你帮忙!”近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银东社区居民邓卫平专程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向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一舟表达感谢。一上午,杨一舟接待完前来办事的群众,又忙着调度暑假“公益课堂”报名情况。作为湖南省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这名“90后”社区党支部书记颇有感触:“社区工作是绣花活,既要绣出新意,又要绣满心意。”

益阳市目前共有163个城市社区,辖区内老旧小区、改制企业、单位家属区占比较大,拆迁安置小区快速增加,服务对象多元、居民需求多样,基层治理难度不断增加。

2020年以来,聚焦破解队伍结构不优、能力不强、活力不足等问题,益阳市出台管理实施细则,通过高线选人、导师帮带、设岗定级,全面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着力锻造一支过得硬的社区服务先锋队。

“双线标准”充实力量

“过去,社区干部留给大家的多是戴着红袖章、盖个红印章的刻板印象。”益阳高新区羊舞岭社区党总支书记谌香玲说,“如今,我们整支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了,信息化办公高效便捷,为居民服务更精准精细了。”据了解,羊舞岭社区8名专职工作者平均年龄34岁,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

益阳市总结社区“两委”换届经验,对社区工作者选聘设置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服务意识强、协调能力强的“双好双强”标准,坚持高线选人。明确“十不选”负面情形底线标准,对任职资格实施区级16部门联审,着力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和能力关。同时,由区级组织、民政等部门统筹,重点面向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居民、企业职工、退役军人等群体选聘社区工作者,确保将政治过硬、居民信任、热心基层工作的人选进队伍。

截至目前,1059名高学历、懂法律、善服务、会治理的优秀人才进入社区工作,为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了充足力量,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72.7%,平均年龄较2020年下降4.6岁。

“导师帮带”提升能力

卢婧是一名“95后”,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开选聘,来到赫山区龙山港社区工作。从校园到社区,面临角色转换,她感到挑战和压力不小。

聚焦新进人员基层工作经验不足、能力不强、方法不多等情况,益阳市全面推行“导师帮带制”,从街道班子成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等中选聘导师,通过“一对一”结对,“手把手”帮带新进社区工作者。建立实践指导、谈心谈话、跟踪培养、考核评价4项机制,重点在理论教育、业务学习、群众工作、就业技能、治理能力、作风建设6个方面进行帮带,推动新进人员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持续提升履职能力。

龙山港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时,有的居民不愿意配合,有的提出不合理的经济补偿要求,卢婧跟着导师——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跃走家串户做工作,向群众宣讲项目改造政策,登记居民实际困难,通过街道召集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召开碰头会,及时协商处理相关问题。历时3个多月,项目顺利完工,居民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以师傅为榜样,跟着学跟着做,很快就摸清了社区情况,为群众办事更有底气了。”卢婧说。

“设岗定级”激发干劲

益阳市根据社区工作者岗位、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职业资格水平等条件,划分社区正职、社区副职、一般工作人员3类岗位和16个等级序列,建立“基础工资+绩效奖金”的薪酬体系,防止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依法保障体检、年休假等福利待遇,让他们生活有奔头、经济有盼头、干事有劲头。

“过去,我们工资标准不明确,社保待遇、工会福利都是混在一起。”资阳区人民路社区党委书记鲁琼介绍,“现在我是社区正职8级,年底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综合表现越好,岗位晋升越快,工资也会动态调整!”

不仅如此,益阳市还畅通社区工作者成长渠道,提供学历提升、职业发展机会,并提倡扎根社区基层。“80后”的社区工作者熊娜,2021年通过定向招聘,变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但仍全职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这对我个人而言是莫大的肯定,更是对我工作的一种鞭策,只要肯扎根社区勤恳工作,群众会支持你,组织也一定不会亏待你。”她信心满满地说。截至目前,益阳市通过公开比选、定向考录等方式,从社区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8人、招录事业编制人员10人,面向社区党组织书记比选街道(乡镇)班子成员8人。

同时,建立群众评议与组织考评、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作为调整等级、续聘解聘、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建立社区工作者退出机制,对存在年度考核不合格等6种负面情形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