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针对干部能上能下中“谁该上”和“该下谁”两个难点,结合年度考核开展市管干部担当作为专项考核,组织评定“实干型”“躺平型”“闲谈型”干部,通过明确评定标准、创新评定方法、用好评定结果,积极探索识别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工作机制,持续树立激励担当作为、严厉治庸治懒的鲜明导向。
明确评定标准,精准画像。对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自治区党委赋予首府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全市市管干部思想状况和工作状态,综合研判提出“实干”“躺平”“闲谈”三种类型干部评定标准。将“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行动迅速、执行有力,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工作成效显著或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作为“实干型”干部评定标准。将“对待工作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在岗不在位、出工不出力,拈轻怕重、贪图安逸,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作为“躺平型”干部评定标准。将“说得多做得少,调门高落实差,坐而论道、眼高手低”作为“闲谈型”干部评定标准。通过将定性表述具化为干部日常行为特征,便于党员干部进行对照评价,有效避免以往考核评价干部“都不错”的问题。
创新评定方法,考实评准。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党员干部评测、市领导推荐、重点工作考核排名、深入考察核实等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公平合理评价干部。以前期摸底无记名测评、个别谈话“面对面”推荐两种方式,组织干部群众对本地区、本单位处级干部进行定性评测推荐。市级领导对分管(联系)范围内的处级干部,对照三种类型评定标准进行定性评价推荐。汇总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考核情况,将考核排名靠前的领导干部列入“实干型”干部初步人选,考核排名靠后、落实不力耽误全市进度或被上级通报、约谈、挂牌督办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列入“躺平型”干部初步人选。汇总以上推荐情况,形成三种类型干部初步人选,结合年度考核有重点地开展个别谈话,进一步了解核实初步人选现实表现。市委组织部汇总民主测评、谈话推荐、市领导推荐等情况,结合日常掌握的干部一贯表现等进行综合考量,确定拟评定人选。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研究确定最终人选,确保评定结果与事实相符、令干部服气。首次评定中,确定“实干型”干部55名、“躺平型”干部3名、“闲谈型”干部3名。
用好结果,奖优罚劣。对评定为“实干型”的55名干部,印发通报进行表扬,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或晋升职级,目前已有6名获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11名获评“呼和浩特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对评定为“躺平型”“闲谈型”的6名干部,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给予诫勉谈话,调整职务5名、免职1名。对考核评定中干部群众反映表现不佳,但未达到“躺平”“闲谈”标准的10名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教育帮助,对经研判确实不适宜现岗位的2名干部给予免职。同时,注重加强对下的干部进行后续跟踪管理,选调参加党性教育活动和党校培训,由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定期谈话了解干部动态,明确对于改正效果明显、现实表现突出的,将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任用,引导干部深刻反省、积极改正。
“通过开展干部担当作为专项考核,跟进兑现奖优罚劣措施,推动能上能下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让实干担当者受褒奖被重用、躺平闲谈者受惩戒腾位置,有力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翠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