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湖北枣阳:大事小事 找“红管家”就没事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6-27 16:48 作者:黄鑫

挨家挨户上门,把快递送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已经成为党员万修兵每天的固定工作。“我本身就是党员,应该起带头作用,现在村民又推选我当‘红管家’,我更应该为村民们多做些事。”近日,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南街村一组“红管家”万修兵说。

不看身份地位,不分党员群众,只要一颗红心向党,愿意为民服务,能得到群众支持信任,就可以担任“红管家”。在枣阳市的农村湾组,“红管家”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身影随处可见。近些年来,枣阳市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开展“红管家”行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湾组管理和服务,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湾组,覆盖到党员,辐射到群众,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选好队伍——

服务群众有组织

“以前村里宣传惠民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全靠‘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提起以前的工作强度,王城镇端公村党支部书记刘常勇仍旧心有余悸,“现在村里每个小组都有‘红管家’,分担了很多工作,我们身上的担子轻了,群众工作也更精细了!”

为缓解村组干部人手不足,联系服务覆盖不全的问题,枣阳市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组织的原则,因地制宜将全市521个行政村所属的3700余个村民小组合理划分为1.1万余个小网格,从每个网格中有威望、热心志愿服务的党员或群众中选拔一名“红管家”,每名“红管家”联系结对10—20户群众,建立起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委会—村民小组—红管家—群众”的四级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服务下沉。目前,累计推选1.1万余名“红管家”,其中党员6000余名,占比超60%。

当好“三员”——

服务群众有阵地

环城街道东郊村的路灯问题之前一直困扰着村民,今年年初,村“两委”争取到了路灯安装项目,但安装成本又成了问题。“红管家”万明华得知情况后,召集联系结对的群众开展“庭院夜话会”,号召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安装路灯,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湾组45户群众均参与进来,为村集体节约安装成本近万元。

聚焦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枣阳市发挥“红管家”引领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和文明示范员的“三员”作用,引领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当好民情联络员,搭建群众议事平台,组织群众决策共谋,倾听收集民情民意,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当好安全防护员,带头参与垃圾清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村湾建设项目,主动认领议事厅、小广场、大舞台等基础设施管护岗位,组建管护队,解决基础设施后期管护难、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当好文明示范员,牵头组建各类评比、评分小组,选树1500余名“好婆婆”“好媳妇”等群众身边典型,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如今,所有“红管家”都在家中设立服务阵地,1个“红管家”就是1个便民服务点,群众有事,干部跑腿,大事小事,找“红管家”就没事的共识已经初步形成。

做好保障——

服务群众有热情

“当初参选‘红管家’,只是想力所能及地帮乡亲们做点事,没想到还可以把志愿服务活动折算成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感觉工作得到了认可,家里人也更支持了。”在积分超市兑换完酱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后,杨垱镇桃园村“红管家”王建敏兴高采烈地说。

为助推“红管家”行动走深走实,枣阳市不断健全“红管家”工作机制,通过做实考核激励,不断激发“红管家”工作动能。推行积分管理,设置“红管家”奖励加分项,让多劳者多得,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红管家”每年底向联系结对群众述职,村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选树最美“红管家”。将政治素质高、工作积极、成效突出的“红管家”优先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实现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进步。

“开展‘红管家’行动,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积极探索。”枣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康丹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