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满目葱郁。迎着夏日骄阳,穿行于贵州省天柱县城区,老旧小区和谐宜居、搬迁社区焕然一新。这得益于近些年来,针对部分老旧小区脱管、易地搬迁社区人口基数大等实际情况,天柱县探索把红色物业建设融入社区治理,在组织联建、机制联动、服务联抓上下功夫,形成多方联动、同心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组织联建 规范管理
社区治理要完善,规范物业管理是保障。天柱县推行“街道党工委+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志愿服务队”的“红色物业+”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物业企业和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模式。
为了让居民享受到规范的物业服务,天柱县大力推行社区、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选聘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物业企业义务监督员,吸纳物业企业负责人、业委会委员担任社区“两委”兼职委员。
此前,凤城街道新区社区安居工程小区由于物业弃管,环境卫生无人打扫,管道井脏物时常溢出,一度让居民苦不堪言。而现在,物业服务逐步规范,还有党员志愿者时时监督、帮助解难,环境好了、人心齐了,居民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这些变化得益于县里探索推行的‘红色物业+’模式,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小区物业企业管理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实现了合作共赢。”社区党委书记李红旗说。
行业牵头 分类研判
惠民社区是一个较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共有16201人。电动车充电难,一直是困扰搬迁群众的烦心事。对此,社区物业企业党组织与业主代表、社区、街道等共商共议后,把问题上报给县物业行业党委,物业行业党委立即组织住建、消防等24个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研讨,协调相关责任主体,通过修建电动车棚和充电桩,清除了“飞线”,有效解决了居民的困扰,又保障了社区的消防安全,赢得了居民认可,也拉近了社区、居民和物业企业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提升物业企业服务管理水平,天柱县充分发挥物业行业党委作用,通过整合信息资源,设置红色管家服务站,集中接收群众意见建议。把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社区发展规划等纳入党建联席会议范围,明确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组织社区“两委”成员、业主委员会、街道党工委多方在服务站内“红色议事厅”召开党建联席会,对收集到的群众诉求按“大事”“小事”“急事”进行分类研判、分类处理。
“群众叫好才是真好,打造优质红色物业,必须着眼老百姓的困难事、烦心事,以党建为链串联起各方治理资源,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需求,让他们切身体验到服务水平的提升。”天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玉林说。
红色管家 贴心服务
包粽子、系艾草、写书法、谈诗词……端午节前后,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幸福社区红色物业主动联系街道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开展多形式的文化活动,擦亮红色管家品牌,拉近物业企业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除了在节日期间开展各类活动,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也让居民暖心又安心。天柱县各社区红色物业吸纳物业企业工作人员、社区党员、热心业主代表等,先后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支农助农志愿服务队等红色管家队伍7支,组团推出理论宣讲、物品寄存、矛盾调处等服务,建立居民点单、支部派单、红色管家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联动”工作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接单276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50余件。
为进一步激发红色管家服务积极性,配套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管理制度,对红色管家参与各项志愿服务进行详细记录,在“爱心卡片”中累计积分,可在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等值物品。
“服务是最好的治理。我们将实际工作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红色物业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